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B.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产生

C. 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D. 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D 【解析】 根据所学,甲午战争前,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学习西方主要在器物层面。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先进的知识分子转而通过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来挽救民族危亡,代表有资产阶级维新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故D项符合题意。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排除。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产生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在甲午战争之前的《南京条约》里已经有,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洪仁玕《资政新篇》建议:“兴各省新闻官。其官有职无权,性品诚实不阿者。官职不受众官节制,亦不节制众官,即赏罚亦不准众官褒贬。专收十八省及万方新闻篇有招牌图记者,以资圣鉴,则奸者股栗存诚,忠者清心可表,于是一念之善,一念之恶,难逃人心公议矣。”这反映了《资政新篇》

A.首倡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确保民众参政议政的自由

C.强调对官员加强舆论监督

D.引进分权制衡的民主思想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由皇帝指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强行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咸丰十年,清政府批准在北京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启近代外交的历程 B.体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特征

C.中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近代外交体系 D.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查看答案

有人戏称德意志帝国议会只是“发表独白”的“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不管是联邦议会还是帝国议会,召集权和宣布休会的权力都掌握在皇帝手中。这说明德国

A.政治的发展违背历史趋势 B.帝国议会是皇帝喉舌

C.代议制具有形式上的意义 D.国家机构设置不健全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认为,运行两百多年的美国政治体系已出现“机能性障碍”:立法和司法部门对行政部门影响力加大,导致行政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利益集团、游说团体影响力加大,扭曲了民主进程;政治两极分化,使“制衡制”沦为“否决制”。这种“机能性障碍”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美国

A.立法权与司法权合作 B.分权制衡体制的漏洞

C.行政权力独立性较强 D.社会团体的迅速发展

 

查看答案

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A. 议会无权制裁国王 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