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3年秋苏联发生了“销售危机”:工业品积压、农产品收购困难。经济学家普列奥布...

1923年秋苏联发生了“销售危机”:工业品积压、农产品收购困难。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认为危机的产生是由于“经济中的无计划性”,指出出路是加强经济中的计划原则来同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作斗争。这一主张

A.适应国内外时局的需要

B.倡导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怀疑与否定新经济政策

D.有利于促进工业化进程

 

C 【解析】 1923年苏联正处于新经济政策时期,根据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承认市场和商品货币的作用。材料中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要求加强计划和反对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实质是否定市场,进一步否认新经济政策,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当时的国际时局,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主张加强经济中的计划原则;不能说明倡导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工业化进程的问题,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制宪会议每解决一个重大问题,每向前迈出一步,几乎都是冲突各方互谅互让的结果……制宪会议的领袖们则被戏称为“和事佬”。这是因为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体现了

A.分权制衡原则

B.妥协让步原则

C.维护统一原则

D.联邦共和原则

 

查看答案

在奥古斯都时代(公元前31-公元前14年),罗马统治者给予若干法学家公开解答法律的特权,他们的意见一致时,便发生法律效力;纵使互有分歧,皇帝也责令裁判官尊重他们的意见参酌判案。这表明

A. 法学家是为统治者效劳的工具

B. 法学家的意见能影响司法判决

C. 法学家的法律地位高于统治者

D. 法治是罗马统治者的治国传统

 

查看答案

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重点建设城市非农业人口的变动情况表,根据表格可知,新中国初期

A. 建立国营经济促进了城市发展

B. 合理调整工商业推动人口迁移

C. 一五计划有利于平衡工业布局

D. 优先发展重工业改变工业结构

 

查看答案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接收敌伪产业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中国纺织机械公司”、“中国蚕丝公司”、“中国石油公司”、“中央造船公司”等一系列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各种垄断性组织。这反映出

A. 政府践行了“节制资本”思想

B. 经济中“国进民退”现象突出

C.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

D. 政府大力扶持民族工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武昌起义后,立宪派掌握了多数省的政权,促使湖北军政府参加南北和谈,推进了国内统一;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立宪派向革命派进攻,迫使革命党人接受和谈条件,推选袁世凯建立北京政府,中国实现暂时的稳定与统一。由此可知立宪派

A. 由资产阶级维新派转化而来

B. 意在建立民主以实现君主立宪

C. 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

D. 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