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11表示某生物的基因型,其中的等位基因是( )
A.a与a B.D与D
C.B与b D.C与C
科研人员以青虾为实验材料研究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并对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进行计数。得到如下实验结果,请据此回答问题。
实验一:取出心脏等6种器官组织,分别制成装片,观察和记录分裂期的细胞数目。
结果一:不同器官组织处于分裂期细胞的比例如下图(%)。
|
实验二:分别向青虾腹肌注射0.1mL质量分数的不等的秋水仙素,观察细胞和染色体的形态。
结果二:不同质量分数的秋水仙素处理后,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比例和染色体形态。
秋水仙素质量分数 |
0 |
1×10-3 |
2×103 |
3×10-3 |
4×10-3 |
5×10-3 |
6×10-3 |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
1.0 |
1.2 |
1.5 |
3.1 |
11.2 |
11.5 |
12.3 |
染色体形态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不正常 |
不正常 |
实验三:取性成熟青虾的卵巢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分裂的细胞。
结果三:观察127个初级卵母细胞,出现不同四分体数目的细胞个数统计
一个细胞的四分体数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初级卵母细胞个数 |
1 |
1 |
1 |
7 |
102 |
10 |
3 |
2 |
(1)上述6种器官组织中,观察细胞分裂的最佳材料是 ,注射秋水仙素的最佳质量分数是 ,判断依据是 。
(2)从统计的角度分析结果三,可以确定青虾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条,判断的根据是 。
(3)制备青虾染色体标本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其他的实验材料,请在下列提供的部分材料中进行选择,并说明其用途。
材料:A.盐酸、酒精;B.纤维素酶;C.胰蛋白酶;D.二苯胺试剂;E.苏丹Ⅲ染液;F.双缩脲试剂;G.醋酸洋红液
①选择 ,
用途 。
②选择 ,
用途 。
下图为某动物的细胞模式图,其中A为体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
(1)若图中D细胞连续分裂,则它最终分裂成的细胞为___________(从左图方框中选择
正确的图,并用字母表示)。
(2)B、C、D三个图中表示减数分裂过程的是____________。
(3)用字母和箭头将上图5个细胞(含方框中所选的正确图),按细胞分裂的可能顺序用
字母连接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均与图_________所示过程直接相关,请在右侧方框
中画出除了左图示中的分离组合方式外,还可能有的分离组合方式。
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个体内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三图各属于时期:甲图表示______________分裂______期细胞。图中有染色体_______条,DNA分子______个;在其上一时期有四分体______个。
(2)乙图中有同源染色体______对,其子细胞为_________。
(3)丙图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_______条
(5)三图中含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_。
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
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
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
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1)黄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黑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
(2)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
(3)写出上述B、C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某地开发培育出一种水果,其果皮有紫色的,也有绿色的,果肉有甜的,也有
酸的。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性,用紫色酸果植株分别和绿色甜果植株a、b进行杂交,
让一绿色酸果品种自交,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组合序号 |
杂交组合类型 |
F2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一 |
紫酸×绿甜a |
紫色酸果210 |
绿色酸果208 |
二 |
紫酸×绿甜b |
紫色酸果0 |
绿色酸果280 |
三 |
绿酸×绿酸 |
其他果765 |
紫色甜果52 |
(1)两对相对性状中,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最可靠的是第_____组。
(2)如果用C、c和D、d分别代表该水果的果色和果味的基因,则亲本中紫色酸果、绿色甜果a和绿色甜果b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出上述判断所运用的遗传定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