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下面...

 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下面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积累

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

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

D、发酵液PH值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C【解析】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好氧型细菌,在氧气充足时,不会有乳酸的积累;碳源与氮源之比影响谷氨酸的产量,当培养基中碳源与氮源之比为4:1时,菌体大量繁殖而产生的谷氨酸少,而当培养基中碳源与氮源之比为3:1时,菌体繁殖受到抑制,谷氨酸的合成量增加;谷氨酸合成过多时,会抑制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使谷氨酸的合成过程中断,因此需要及时排出谷氨酸,才可以解除抑制作用;当发酵液的pH为酸性时,谷氨酸棒状杆菌会产生乙酰谷氨酰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查看答案

 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

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得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20分)填空回答:

(1)已知番茄的抗病与感病、红果与黄果、多室与少室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抗病性用A、a表示,果色用B、b表示、室数用D、d表示。

为了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它们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选用表现型为感病红果多室和____________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抗病红果少室,则可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并可确定以上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将F1自交得到F2,如果F2的表现型有_______种,且它们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三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2)若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从上述F1番茄叶片取材制备人工种子、繁殖种苗,其过程可简述为如下5个步骤:

6ec8aac122bd4f6e 

 

 


上述过程中去分化发生在第________步骤,再分化发生在第_______步骤,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番茄叶片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下图表示光照强度对A、B两种C3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据图回答:

6ec8aac122bd4f6e

(1)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对光能利用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农业生产中,与B植物相比,A植物应种植在______________条件下。

Ⅱ、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煮熟的蚕豆子叶,B管中加入发芽的蚕豆子叶。在两管中分别加入甲烯蓝溶液(注: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一段时间后倒出溶液,两管中的子叶都呈蓝色。然后,两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适量石蜡油,37℃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的子叶蓝色变浅,取出子叶放在滤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取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取出的子叶蓝色变深。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37℃保温一段时间后,B管子叶蓝色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纸上B管子叶蓝色变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管子叶37℃保温后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设置A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