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3H、15N、35S、32P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和3H B.可在DNA中找到3H、15N、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D.可在DNA中找到15N、35S、32P
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列4组实验(见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实验 |
实验过程 |
实验结果 |
|
病斑 类型 |
病斑中分离出 的病毒类型 |
||
① |
a型TMV→感染植物 |
a型 |
a型 |
② |
b型TMV→感染植物 |
b型 |
b型 |
③ |
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质+b型TMV的RNA)→感染植物 |
b型 |
a型 |
④ |
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质+a型TMV的RNA)→感染植物 |
a型 |
a型 |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
(2)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 。
(3)如果Ⅱ4、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按照甲、乙两种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请计算:
①双胞胎(Ⅳ1与Ⅳ2)同时患有甲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②双胞胎中男孩(Ⅳ1)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女孩(Ⅳ2)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 (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1)根据组别 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 种表现型,比例应为 。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 ,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子代 ,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 ,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下图中A和B分别表示某动物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体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回答∶
(1)图A中a~c柱表示染色单体的是 ,图A中I、Ⅱ、Ⅲ、Ⅳ所对应的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
(2)图A中Ⅱ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B中 ,由Ⅱ变为Ⅲ,相当于图B中 →
的过程。
(3)图B中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
(4)请在右图所示坐标中绘出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分子含量变化曲线。
在番茄果实成熟中,某种酶(PG)开始合成并显著增加,促使果实变红变软,但不利于长途运输和长期保鲜。科学家应用反义RNA技术(如下图),可有效解决此问题。该技术的核心是:从番茄细胞中获得指导PG合成的信使RNA,继而以该信使RNA为模板人工合成反义基因,并将其导人离体番茄的体细胞中,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完整植株。新植株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反义基因经转录产生的反义RNA与细胞原有的mRNA(靶mRNA)互补形成双链RNA,阻止靶mRNA进一步翻译形成PG,从而达到抑制果实成熟的目的。请结合图解回答:
(1)反义基因像一般基因一样是一段双链的DNA分子,合成该分子的第一条链时,使用的模板是细胞质中的信使RNA,原料是四种 ,所用的酶是 。
(2)开始合成的反义基因的第一条链是与模板RNA连在一起的杂合双链,通过加热去除RNA,然后再以反义基因的第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第二条链,这样就合成了一个完整的反义基因。若要以完整双链反义基因克隆成百上千的反义基因,所用的复制方式为 。
(3)如果指导番茄合成PG的信使RNA的碱基序列是…AUCAGG…,那么,PG反义基因的这段碱基对序列是 。
(4)将人工合成的反义基因导入番茄叶肉细胞中的运输工具是 ,该目的基因与运输工具相结合需要使用的酶有 ,在受体细胞中该基因指导合成的最终产物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