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利用紫苏进行了两组实验,结果分别用下图(甲、乙)表示。
(1)图甲表示在一个密闭容器内紫苏植株一昼夜O2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图中B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光合作用过程中 阶段增强,此时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 。
②紫苏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 。(用图中字母回答,2分)
③该紫苏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 (填“是”或“否”),理由是
。
(2)图乙是研究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情况。把紫苏的枝条放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洗净并在距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横切观察导管部分(如图),含有染液的部分显示水分经过的途径和高度。分析回答:
①若培养过程叶片出现萎蔫的现象,说明叶肉细胞的细胞壁与 发生分离,其吸水能力逐渐 (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②给你提供一些如图乙所示的形态和生长状况相似的紫苏枝条,请利用上述实验装置,验证叶的表面积与水分运输速率呈正相关。
实验步骤:
第一步: 。
第二步:把两组紫苏的枝条如图乙放置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第三步:两组枝条放置相同一段时间后,洗净并在距离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横切观察。
实验预期: 。
(3)下图表示小麦叶片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内(0至24时)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
①据图分析可知,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 点。
②若要探究“图中E点时刻环境条件”对小麦叶片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的差异,有人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组别 |
材料 |
实验条件 |
CO2吸收速率 |
1 |
小麦 叶片 |
图中C点时刻条件 |
a |
2 |
图中E点时刻条件 |
b |
|
3 |
玉米 叶片 |
图中C点时刻条件 |
c |
4 |
图中E点时刻条件 |
d |
表中“图中E点时刻条件”主要是指 条件。
有人认为上述实验方案可去掉1、3组,由2、4组直接比较就能得出结论 ( 不能、能)
下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有8种
B.a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C.b是人的遗传物质
D.对于同一个人而言,A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不相同﹑B则相同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几种肽类化合物的氨基酸数目如下表:
肽类化合物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名称 |
催产素 |
牛加压素 |
血管舒张素 |
平滑肌舒张素 |
猪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
人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
氨基酸数目 |
9个 |
9个 |
9个 |
10个 |
13个 |
22个 |
据表格分析,可以归纳以下几点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表中①②③的氨基酸数目虽然相同,但其生理作用彼此不同
B.表中③与④、⑤与⑥虽然功能相似,但各具专一性
C.⑥中常见的氨基酸最多22种
D.假如构成这六类化合物的每一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均为m,则⑤的相对分子质量比④的相对分子质量少
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如甲性状为显性,用来说明甲性状个体为杂合体的实验组是
A. ♀甲 × ♂乙 → F1有甲性状 B. ♀甲 × ♂乙 → F1有乙性状
C. ♀乙 × ♂甲 → F1有甲性状 D. ♀乙 × ♂甲 → F1有乙性状
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遵循自由组合规律)。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四种,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可能为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某同学在利用红色彩球(标记D)和绿色彩球(标记d)进行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A.在代表雌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
B.在代表雄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
C.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摇动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抓取完后,不用把小球放回去
D.在抓取10次后记录并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