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的如右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l0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还应设置一个气球中加入等量煮沸过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相同装置作为对照
B.若30min后液面没有变化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C.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则液面应该下降
D.该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最适温度”
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厌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有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刻度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会向右移动。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右移的距离(单位:cm)。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前应对葡萄糖溶液作煮沸处理,以除去氧气和灭菌
B.表中数据可以表示酵母菌厌氧呼吸所产生的CO2的量
C.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酵母菌的厌氧呼吸强度越来越大
D.35℃最有利于酵母菌的厌氧呼吸,随着实验的进行,液滴右移的速率越来越大
下图是同一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可作出的判断是
A.下一细胞周期开始于图②时期的结束
B.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①→④→③→②,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C.该种生物的叶肉细胞中共含有 6 个 DNA 分子
D.图①时期细胞中的中心粒移向两极
如图,甲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正常培养中,某时刻所测得的不同DNA含量的细胞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当向该培养液中加入某种化合物并连续培养几小时后,分布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A.促进DNA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
B.促进着丝点分裂
C.抑制DNA复制
D.抑制细胞质分裂
右图所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过程②需要的酶均存在于线粒体内
B.能进行过程③的生物无核糖体,属于生产者
C.酵母菌能够同时进行过程②和过程④
D.过程①只能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
保证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母细胞完全相同的机制是
A.染色体的复制 B.着丝点的分裂 C.纺锤丝的牵引 D.以上三项均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