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请回答:
(1)图中a线段表示 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
。
(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 。
(3)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 结合。
(9分)某兴趣小组就“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对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开展了研究。请帮他们完成此探究实验。
(1)实验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可与对氨基苯磺酸和N-l-萘基乙二胺结合形成
色化合物。用 法可估算亚硝酸盐含量,用 可进行定量测定亚硝酸盐含量。
(2)实验材料:盐、水、白萝卜。不选用胡萝卜作为材料的原因
。
(3)实验步骤:
第一步:泡菜制作
选取l、2号两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洗净的新鲜白萝卜0.6kg,再分别倒入相同量的煮沸并冷却的5%和10%的盐水,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
第二步:亚硝酸盐含量测定
封坛前进行第一次取样测定亚硝酸盐含量,作为第1天数据,以后每天进行定时测定,两周后不再测定。某同学用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和分光光度计制作出下图所示的标准曲线,某天从某泡菜坛中所取样品经处理后经分光光复计测定,OD值为0.0269,根据标准曲线得到的亚硝酸盐浓度为 μg/ml,已知其所取样品为25g泡菜(m1),样品处理液总体为为500ml(V1),测定用样品液体积是10ml(V2),测定用样品液加显色液处理定容后体积为25ml,经计算这坛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X1)为 mg/kg。
(4)实验结果及分析(见上右图)。
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在腌制过程中的第 天,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若要食用,最好在第 天后比较好。两坛相比, 号坛泡菜更适于食用。
(6分)以下是制作果醋的流程示意图。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实验原理: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在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最终转变成醋酸。
(1)醋酸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
(2)某同学设计了上图所示的装置。装置中充气口的作用主要是在 阶段通入无菌空气;排气口排出的主要是 (气体)。
(3)在酒精发酵阶段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总反应式)。
(4)若发现此过程中装置内温度有所上升,这是由于 的缘故。
(5)醋酸菌将葡萄糖或乙醇转化成醋酸的目的是 。
(10分)利用微生物分解淀粉生产糖浆具广阔的应用前景。某同学为了从长期种植马铃薯的土壤中分离出能够高效分解淀粉的细菌,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步骤:
①配制以 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为了使培养基凝固成固体,应该向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是 。
②将土壤样品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上出现 。
③将接种针用 法灭菌后,从②中的培养基上挑取一定量细菌,接种入 (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在恒温摇床上培养24h,使细菌大量繁殖。
④配制与①相同的培养基,并加入少量碘液,使培养基呈蓝紫色。用
法将上一步大量繁殖后的细菌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
⑤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周围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和变化范围的大小。周围出现
现象的菌落即为初选菌落,经进一步分离、纯化后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2)上述所有倒平板和接种操作,都应在超净台上 附近进行。
(3)上述实验步骤中,从用途看,①所用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⑤所用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5分)在DNA鉴定过程中,需大量的DNA,而PCR技术可以使样品DNA扩增,获得大量DNA分子。下图表示这一过程(图中黑色长方形是引物)。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实验室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
(1)A过程(交性)表示 ,细胞内实现该过程的方法是 。
(2)某样品DNA分子中共含3000个碱基对,碱基数量满足:,若经5次循环后,获得与样品相同的DNA分子,至少需要向试管中加入 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忽略引物所对应的片段)。
(3)当温度降低(退火)时, 原则保证引物能与模板末端特异性结合。升温至72℃,在 酶的作用下,按5’—3’方向延伸子链。
以下关于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可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病毒基因来检测病毒感染
B. 通过比色法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不需要每次配制标准显色液
C. 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细菌时每个稀释度形成的菌落都是单菌落
D. 微生物实验中所有用具和材料都要经过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