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表示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框图①内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突变
B.框图②的生物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
C.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D.框图④内都是异养生物,且都能分裂生殖
(7分)2009年10月,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安全证书。下图表示该抗虫水稻主要培育流程,据图回答:
(1)④过程应用的主要生物技术是 。
(2)杀虫基因(crylA)是人们根据几种Bt毒蛋白的分子结构,设计并人工合成的,这属于 工程技术范畴。
(3)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下图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位点),据图分析:
①人工改造时,要使抗虫基因表达,还应插入____________。
②人工改造时用限制酶Ⅱ处理,其目的是:第一,去除质粒上的 (基因),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引起细胞的无限分裂和生长;第二,使质粒带有单一限制酶作用位点,有利于___________。第三,使质粒大小合适,可以提高转化效率等。
③若用限制酶Ⅰ分别切割改造过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质粒。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观察到的细胞生长的现象是 。
(4)若限制酶Ⅱ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粘性末端为,则该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是 。
(8分)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会影响植物体内相关物质的变化,进而影响植食性动物的生理变化。请完成下面“探究在CO2浓度升高环境下生长的棉花,被棉铃虫取食后对棉铃虫生长发育时间的影响”的实验。
实验材料及用具:
开顶式大气CO2浓度控制室(可自动控制CO2浓度、温度、湿度等),棉花种子,生长状况一致的4龄期棉铃虫幼虫10条,棉铃虫幼虫人工饲养盒10只。
说明:棉铃虫幼虫一生共蜕皮5次,卵孵化后的幼虫为1龄幼虫,第1次蜕皮后的幼虫为2龄幼虫,第2次蜕皮后的幼虫为3龄幼虫,以此类推。②人工饲养条件下的3龄以上幼虫有自相残食的习性,必须单独饲养。
实验步骤:
①将棉花种子均分为两组,分别培养在A、B两个开顶式CO2浓度控制室内,向A中持续通入高CO2浓度的空气,向B中持续通入 ,一直培养到棉花植株开花现蕾。
② 。
③ 。
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探究某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含量与洗涤效果关系,某同学通过实验获得右图所示的结果。由图可知,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
(2)下表是围绕加酶洗衣粉的一项研究结果:
温度/℃ |
20 |
30 |
40 |
45 |
50 |
60 |
普通洗衣粉去污力/% |
15 |
18 |
20 |
21 |
21.5 |
22 |
加酶洗衣粉去污力/% |
30 |
40 |
48 |
50 |
48 |
37 |
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 ;② 。
(3)在使用加酶洗衣粉过程中,对于特别脏的衣服、较大的洗衣量,写出两项提高洗涤效果的措施: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生态农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两种生态农业模式:
模式1 鸡-猪-鱼立体养殖模式:一亩鱼池配6~8头猪,100~120只鸡,鱼池中各种鱼的比例大致为:花白鲢占20%,草鱼占40%,鲤鱼、鳙鱼占40%,每亩投放鱼苗4500尾。每天从鸡舍中收集新鲜的鸡粪晒干,经初步发酵后混入一定量饲料喂猪,猪粪喂鱼。
模式2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将日光温室、沼气池、蔬菜种植和温室养猪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
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在模式1中,必须注意某种鱼的投入数量,不宜超过该鱼在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鱼塘中不同鱼类生活在不同水层,体现了生物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的现象。
(2)下图表示是某池塘中鲢鱼平均尾重变化情况,由曲线可知,生物体的生长呈_____型曲线,根据图示结果,最佳捕捞时间是在投放后的_______个月左右。
(3)模式2中,光能输入生态系统的途径是_________,沼气池中的产甲烷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成分)。
(4)建立以沼气为中心的“四位一体”生态工程主要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8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是通过突触传递的,神经递质可以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下图表示突触后抑制的某种调节过程,请分析回答:
(1)神经递质位于突触小体的 中,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 。
(2)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只能单方向的原因是 。
(3)当运动神经元1兴奋时,可支配相关的肌肉收缩,同时通过突触A引起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之后又通过突触B抑制运动神经元1的活动。由此可知,图示神经元之间的环状联系,是一种____(填“正”或“负”)反馈调节,其意义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
(4)运动神经元1兴奋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对运动神经元2的作用效应是 。
(5)研究表明,运动神经元1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Na+内流;而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Cl-内流。请在答题纸相应图中标明受神经递质影响后,突触A、B中突触后膜的暂时性电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