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8分)
材料一 1970年3位生物学家——Temin,Mixufani及Balfmore发现了与原来的中心法则不同的情况。即某些致癌病毒中有一种反转录酶,有了这种酶,RNA就可以作为模板而合成DNA。致癌RNA病毒就依靠这种酶形成DNA,而形成的DNA再以转录的方式产生病毒RNA。这些DNA在寄主细胞中被整合到染色体的DNA中,结果细胞不仅合成自身的蛋白质,还同时合成病毒特异的某些蛋白质,这就造成了细胞的恶性转化。
材料二 用链霉素或者青霉素可使核糖体与单链的DNA结合,这一单链DNA就可代替mRNA翻译成多肽。
材料三 美国科学家普鲁西内尔,揭示了朊病毒的致病机理,荣获了1997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奖,朊病毒是人“雅-克病”和牛“疯牛病”的致病源,其化学成分只有蛋白质分子。
(1)材料一解释了________
A.遗传信息由DNA流向RNA的原因 B.遗传信息由DNA流向蛋白质的原因
C.致癌DNA病毒造成恶性转化的原因 D.致癌RNA病毒造成恶性转化的原因
(2)材料一证明了________
A.转录功能 B.逆转录功能 C.翻译功能 D.DNA翻译功能
(3)材料二证明了________
A.遗传信息由RNA流向DNA B.遗传信息由RNA流向蛋白质
C.遗传信息由DNA流向蛋白质 D.遗传信息由蛋白质流向DNA
(4)材料三证明了________(多选)
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 B.只要有蛋白质就有生命迹象
C.蛋白质是生命的最基本组成物质 D.在没有核酸时,蛋白质起遗传物质作用
E.在寄主细胞中,朊病毒可以复制繁殖
(5)请根据上述材料,在最初中心法则的基础上设计出更为正确的中心法则示意图
(12分)呼吸商(RQ)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的生物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RQ=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气体积)。下图1表示萌发小麦种子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表示测定消毒过的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商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图1 图2
(1)图1中,催化过程①②的酶存在于细胞的 ,物质E表示 。
(2)图2实验装置乙中,KOH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 。
(3)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下经10min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动,乙装置中墨滴左移,则10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 (填序号)过程;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置中墨滴不动,则10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 (填序号)过程。
(4)在25℃下10min内,如果甲装置中墨滴左移20mm,乙装置中墨滴左移200mm,则萌发小麦种子的呼吸商是 。
(5)为校正装置甲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设置一个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大试管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 。
(6)某人建议,利用该装置,用蟑螂代替萌发的种子,来证明动物的呼吸作用方式。你认为该实验有没有可行性?请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①→⑤的过程中,乔木逐渐增加,草本植物最后在群落中消失
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研究人员通过使用一种细胞染色技术,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自然杀伤细胞与其他细胞间形成的细丝状“膜纳米管”。通常,如果发现被感染而发生病变的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就会附着其上,传递毒素并将目标细胞杀死。但有时候目标细胞在接触之后会试图逃跑,观测显示,这时候自然杀伤细胞就会利用“膜纳米管”将目标细胞拉回,或是直接远程将其杀死。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A.如果能进一步探明这种“膜纳米管”工作的原理,将有助于研发提高人体免疫力的药物。
B.自然杀伤细胞对病毒病菌具有识别能力
C.自然杀伤细胞是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组成
D.自然杀伤细胞可能属于浆细胞中的一种
老鼠的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有一位遗传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如果杂合的黄鼠与黄鼠(第一代)交配得到第二代,后代(第二代)相同基因型老鼠继续交配一次得到第三代,那么在第三代中黄鼠的比例为(假定每对老鼠产生的后代数量相同)
A.2/5 B.4/9 C.2/3 D.3/4
尿液能够激发小龙虾的攻击性行为。研究人员在《BMC生物学》上发表文章指出,“研究结果证实雌性会主动求爱,雄性只有在收到来自雌性的尿液信号后才尝试与其交配。不过,雌性能够通过释放催欲剂传递一个混合信息,同时它们表现出攻击性行为。”雌性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这些互相矛盾的信号,并从中受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该信息属于行为信息
C.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
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