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面的左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右图...

下面的左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右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3个不同种群的生长和繁衍情况,且已知种群Ⅰ为自养生物,三个种群间存在捕食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 在生态系统中,右图中种群I、II、III依次属于左图中甲、乙、丙表示的生态系统成分

B. 大气中的CO2只有通过左图中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光合作用才能进入生物群落

C. 左图中Y与丙中图示生物类群都是异养需氧型的,右图中的三个种群都是需氧型的

D. 右图中三个种群的增长方式都是“S”型,5至7年间的种群Ⅱ属于衰退型种群

 

D 【解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反馈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

B.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   

   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

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

    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

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

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

C.培养液为上述系统提供能量

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

 

查看答案

为除去有害于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捕食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在蜘蛛引入前,害虫没有危害农作物

B.虽然蜘蛛对害虫数量的变化产生影响, 但不能说是害虫的天敌

C.B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食物不足

D.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和B期间发生种群间的相互作用无关系

 

查看答案

下图为种子发育过程和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首先出现的是CK,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B.其次增加的是GA和IAA,参与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

C.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种子的脱水干燥,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D.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