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为了探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知识准备: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是合成、加工、贮存、分泌甲状腺激素
的器官。
材料用具:略
方法步骤:
第一步:随机取雄兔15只,将注射部位消毒后,分别给每只兔注射放射性碘溶液。
第二步:每隔一定时间用放射性测量仪分别测定每只兔子甲状腺中碘的含量,记录并计
算平均值。
第三步:3天后,将15只实验兔随机均分为A、B、C三组。
第四步:向A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向B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向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五步: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含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上述实验方法第一步中的两处不妥之处:(各2分,共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选用三组而不用三只兔子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分别用ABC三条曲线代表ABC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则预计ABC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应如下图中的____。
(4)若将C组其中一只兔子的甲状腺切除,并从第三周开始每天注射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则该兔子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如下图(A)所示。请在下图(B)中用虚线画出1~5周内促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
(5)若给C组的另一只兔子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抑制剂,抑制甲状腺对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则兔子血液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6)兔子体内调节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的枢纽器官是______。
(10分)(1)图一是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幼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图二表示利用玉米胚芽鞘研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的实验设计思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生长素是由植物生长旺盛部位产生的,例如______________(写出两处);
②图一所示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对幼根生长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_中培养的幼苗。
③图二所示实验的结果是,只有甲、丁组的普通琼脂块能使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继续生长,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光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现在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步骤1 :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
步骤2 :给予甲组____________光照,给予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照;
步骤3 :观察两组幼苗的______并测量____________的含量;
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由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请据图回答:
(1)每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___条食物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__________所固定的太阳能。
(2)假如鲫鱼的1/4食物来自绿藻,1/2来自轮虫。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200KJ,那么其中来自绿藻和轮虫的能量分别为____KJ和____KJ。
(3)为增加甲水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向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间后,水面长满了浮萍,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__,轮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__。此时该水池中食物链只剩下2条,请画出这2条食物链构成的食物网。
(4)为促进生物量的增加,乙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一段时间后,池中绿藻爆发,其他4种生物陆续死亡,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缺少______。不久,绿藻也大量死亡,水体发臭。导致水体发臭的生物是______。
(3分)发生于裸岩上的典型群落演替过程中,次序为: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1)地衣能在裸岩上定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农田弃耕后发生的次生演替过程中为什么没有地衣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哪个阶段生物种类最丰富_______________。
(6分)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
第一年 |
第二年 |
第五年 |
第八年 |
甲种群 |
4490 |
4120 |
67 |
10 |
乙种群 |
10 |
120 |
3210 |
4500 |
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______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有____________。
(2)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种群植物可能灭绝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_。
(4)下图为某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在t1时期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 型,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将______。
(7分)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硫等物质循环的简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生物群落中流动形式为______,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转换则以______的形式。
(2)如果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增重2kg,至少需要生产者提供____kg。
(3)如果图示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图中标号____所代表的内容越复杂,则这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越大。在牧业生产中,为保护优良牧草,连年使用同一种化学杀虫剂,常导致害虫再度大爆发。其主要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