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为了探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知识准备: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是合成、贮存、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器官。
材料用具:略。
方法步骤:第一步:取健康雄兔15只,将注射部位消毒后,分别给每只兔注射适量的放射
性碘溶液。
第二步;每隔一定时间用放射性测量仪分别测定每只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
平均值。
第三步:3天后,将15只实验兔随机均分为A、B、C三组。
第四步:向A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向B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向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五步:每隔一定时间,分别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上述实验方法第一步中的两处不妥当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选用三组而不用三只兔子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3)若分别用A、B、C三条曲线代表A、B、C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则预计 A、B、C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应如下图中的___。
(4)若给C组的另一只兔子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抑制剂,则该只兔子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变化依次是_____和_____。
(7分)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用了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原生动物进行以下实验:各取10个原生动物A和B,以同一种杆菌为饲料,分别放在相同容积的容器中单独培养,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表:(单位:个)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原生动物A单独培养6天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生态学上称此数量为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单独培养时,A、B种群增长都属于___型增长。
(3)如果将A、B放在同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能够生存下来的是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但达到稳定状态时,种群数量比单独培养时要____。
(4)有人提出一种观点:混合培养时,生存下来的生物产生了杀死另一种生物的物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以证明其观点是否正确,你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每空1分)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时,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
(2)图2中的①表示_____,①中物质的释放使④_____发生电位变化。
(3)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_____。取指血化验,针刺破手指时手指并未缩回,说明缩手反射受大脑皮层_____的控制。
(11分)根据下面的碳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微观上看,过程③主要是在细胞内_____进行的。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①是_____;碳主要以_____的形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3)参与过程④的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它们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_____。
(4)太阳光能照射到地球表面后,大部分被吸收并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热量,热量最后以_____形式再辐射;太阳光能在植物体内的转换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能量流动;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_____,因而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6)从上图可知,减少温室效应的最关键的措施是:
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下面为体液免疫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属于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的是_____(填编号)。
(2)G过程主要在_____中进行
(3)若抗原物质是酿脓链球菌,常常会累及心肌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记忆B细胞和效应B细胞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含量,如下表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减少,则会引起( )
A.甲、丁的种群数量减少,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减少
C.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减少
D.甲的种群数量增加,丙、丁的种群数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