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人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乙为褐眼。据此推断 ( )
A.孩子乙是亲生的,孩子甲是收养的
B.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几率为1/4
C.控制双亲眼睛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
D.控制孩子乙眼睛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
根据下图所示的概念图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若甲图中a和b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d可以代表原核生物
B.乙图能体现酶(c).蛋白质(a)和固醇类物质(b)的关系
C.丙图表示糖(b)和糖原(a)的关系
D.丁图可体现出细胞(c).核糖体(a)和线粒体(b)的关系
克隆羊的成功轰动世界,它不仅奠定了克隆性治疗疾病的基础,又解决了器官移植中供体不足的问题,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过去尚未遇到的问题。下图为人类对克隆羊技术的拓展和应用,请据图回答:
(1) 图中所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有 和 等。
(2) 下列有关胚胎移植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冲卵指的是从子宫中冲出胚胎,而非冲出卵子
B. 只有供、受体生理环境高度一致,移入受体的胚胎才能被接受
C. 供体和受体要进行免疫检查,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D. 不同动物胚胎移植的时间不同,人的胚胎移植最好在原肠胚时期进行
(3) 图中两个克隆动物长大后,各方面特征与原型动物相同,这说明 具有全能性,早期胚胎发育在 阶段以前的细胞是全能细胞。
(4) 使用培养基进行胚胎干细胞培养时,通常要加入 等天然成分,除了保证被培养细胞处于无菌、无毒及充足氧气的环境中,还需要保证细胞生活所需的 。
(5) 图中从“内细胞团到胚胎干细胞”的培养过程中,一般用 处理内细胞团,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
白僵菌高孢粉是国家林业局推广的高效生物杀虫剂之一,应用于多种林木和农作物害虫的防治。白僵菌分生孢子在寄主表皮、气孔或消化道上,遇适宜条件开始萌发,生出芽管。同时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几丁质酶等溶解昆虫的表皮,通过芽管入侵虫体,在虫体内生长繁殖,消耗寄主体内养分,产生各种毒素,形成大量菌丝和孢子,布满虫体全身。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 从自然菌样中筛选较理想生产用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
→性能测定。白僵菌的菌样应从 采集。
(2) 分离白僵菌菌种的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在配制白僵菌培养基时常加入蔗糖、硫酸铵、硝酸钾等成分,蔗糖属于 营养物质。
(3) 白僵菌纯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是 和 。
(4) 分离与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和接种工具都要进行 处理,利用高温可以使微生物的 等物质发生变性。
由于人类的活动,云南滇池多次在夏季出现蓝藻爆发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滇池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有人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对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 来判断。如果比较滇池水体的pH值,则早上比傍晚要 。
(2) 夏季气温偏高是滇池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看这是人为污染超过了滇池生态系统的 ,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 来影响蓝藻的生长。
(3) 环保部门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验员沿河顺流每隔100 m取水样一次,依次编号为①~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对各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首先,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然后,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再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最后检测水样中蓝藻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 mm3)。
水样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A组(原始水样) |
0.2 |
0.3 |
0.3 |
1 |
10 |
10 |
7 |
7 |
6.5 |
B组(添加N) |
1 |
1.5 |
2 |
2.5 |
20 |
19 |
18 |
17 |
18 |
C组(添加P) |
8 |
9 |
9.5 |
10 |
11 |
9.5 |
7.5 |
7.5 |
7 |
D组(无添加) |
0.2 |
0.2 |
0.3 |
1 |
10 |
9 |
7 |
7 |
6.5 |
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 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 。
② 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 作用,从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
请回答Ⅰ、Ⅱ中的问题:
Ⅰ. 请据图分析回答:
(1) 青少年在青春期的身高和体重都迅速增长,主要是 [ ] 激素的作用;神经调节功能大大增强,主要是 [ ] 激素的作用。
(2) 青春期以后,性腺在激素的作用下迅速发育;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的激素是 。
(3) 在青春期, [ ] 能够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 [ ] ,通过其分泌的促激素调节和控制相应内分泌腺的功能活动;b作用于①和②的调节机制是 。
Ⅱ. 图甲中A、B、C为三个神经元,图乙是图甲中突触结构的放大。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A、B、C细胞间信息的传递方向为 。
(2) 刺激部位④,该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情况是 ,可测得同样电位变化情况的部位是 (填数字)。
(3) 当神经冲动传到G位点时,将导致大量 进入突触小体内,推动X即 物质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