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种小鼠中,毛色的黑色为显性(E),白色为隐性(e)。下图示两项交配,亲代动物A、B、P、Q均为纯合子,子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基因E”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2)动物C与动物D的表现型不同,说明表现型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
(3)现将动物C与动物R交配:
①若子代在–15℃中成长,其表现型及比例最可能是 。
②若子代在30℃中成长,其表现型最可能是 。
(4)现有一突变体小鼠,检测该小鼠由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该小鼠的第三个密码子(AUC)的第二碱基前多了一个U,则该小鼠突变基因模板链相应部位(7、8、9号位置)的碱基序列为 。
(5)现有一些基因型都相同的白色小鼠(雌雄均有),但不知是基因控制的,还是温度影响的结果。请设计实验确定它们的基因型,简要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的基因型。
I.设计思路:
① ;
②观察子代小鼠的毛色。
II.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的基因型:
①若子代小鼠 ,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②若子代小鼠 ,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③若子代小鼠 ,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已知二倍体水稻的抗病(A)对感病(a)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
(1)现有多株感病无芒的水稻植株,对其进行射线处理后,再进行自交,结果后代出现少量抗病无芒的个体。由此可推测,抗病个体的出现是发生了 的结果,其实质是射线诱导感病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 。
(2)在适宜时期,取上述诱变所得的杂合抗病无芒(Aabb)个体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对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进行处理,得到一批可育的植株。若这些植株均自交,同一植株的所有子代的性状表现 (一致/不一致),所有植株的所有子代的性状在子代群体中表现 (一致/不一致)。
(3)在培养过程中,除得到单倍体植株外,还可得到一部分由花药壁细胞(体细胞)直接发育成的植株,这些花药壁植株表现为 (可育/不育),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
(4)现有甲、乙两棵抗病无芒的植株,甲植株由花药壁细胞直接发育而来,乙植株为单倍体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所得植株。为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抗病无芒品种,应选上述植株中的 植株进行育种。
下列是某个二倍体动物的几种细胞,请据图分析回答。
(1)若上述细胞均来自该动物的同一器官,则该器官最可能是 。
(2)染色体数和核DNA 分子数的比值是1︰1的细胞有 (填图中数字),具有2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 (填图中数字)。
(3)正常情况下,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图 所示时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 所示时期。
(4)若细胞⑤的基因型为Ab(分别位于两条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则细胞②的基因型可能有 。
(5)画出细胞②的下一时期的分裂示意图。
(6)若将该动物的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所有核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则m个这样的原始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所有子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子细胞有 个。
下图为人类中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请回答:
(1)仅根据该系谱图,可确定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为 性基因,但不能确定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Ⅲ5是携带者,其致病基因来自Ⅰ2的概率为 ;如果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Ⅲ5是携带者,其致病基因来自Ⅰ2的概率为 。
(2)如果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II1与II2再生育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 ,请写出遗传图解(用A—a表示相关基因)。
(3)如果将该系谱图中一个表现正常的个体换成患者,便可以形成一个新的系谱图,而且根据新系谱图,就可以确定该致病基因位于哪种染色体上。这个个体的标号是 (写出一个即可),致病基因在 染色体上。
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C.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D.秋水仙素能作用于分裂期的细胞,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下图表示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某种生理活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B.在不同细胞中该过程合成的产物都相同
C.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D.该过程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和ATP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