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和翻译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需要的原料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 B.均需要解旋酶的参与
C.均可以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进行 D.形成的碱基对不完全相同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pH过高和过低均能使酶失去活性
B.酶在核糖体中合成
C.细胞质基质中没有催化丙酮酸分解的酶
D.细胞质中没有水解RNA的酶
右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如图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主要是I→II
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的癌变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C.随着温度的升高,②和③的运动速度将不断加快
D.b过程不需要ATP,所以不能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
(除特别说明,每空1分,共16分)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T1)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
植物达到最大光合作用强度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
植物达到最大光合作用强度时CO2吸收速率(mg/100 cm2叶·小时) |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mg/100 cm2叶·小时) |
A植物 |
1 |
3 |
11 |
5.5 |
B植物 |
3 |
9 |
30 |
15 |
(1)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 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判断的依据是 (2分)。
(2)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B植物光合速率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2分)。
(3)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 (2分)(mg CO2/100 cm2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A植物与B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 (2分)(mg CO2/100 cm2叶·小时)。
(4)请在下图中绘出,A、B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曲线(2分)。
(5)使温度(T1)保持恒定,在24小时内对B植物连续进行先光照一段时间,然后黑暗处理的操作,若只提供9千勒克司的光照强度,则需要连续光照时间大于 (2分)小时,才能使植物生长。
(6)根据你在第(5)题得出的结论,使温度(T1)保持恒定,在24小时内对B植物进行先光照10s再黑暗10s交替的处理,那么,B植物在这一天内 (2分)(能/不能)积累有机物。
(每空1分,共10分)下图表示在光照条件下,小麦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请回答:
(1)叶绿体中色素的存于叶绿体的 。
(2)图中D、G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和 。D物质的作用是 。
(3)该植物根尖细胞中产生B物质的细胞器有 。
(4)B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所有的高能磷酸键,能够产生 个Pi,最后剩下的物质是 ,它是构成生物大分子 的单体。
(5)在某一光照强度下实验时,检测到新鲜叶片没有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则可能的原因是 。
(6)小麦在夏季中午的时候光合作用强度相对较低,根本原因是细胞中 物质减少造成的。
(每空2分,共16分)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1 |
2 |
3 |
4 |
|
1%NaCl溶液(mL) |
1 |
|
|
|
1% CuSO4溶液(mL) |
|
1 |
|
|
1% Na2SO4溶液(mL) |
|
|
1 |
|
蒸馏水(mL) |
|
|
|
1 |
pH6.8缓冲液(mL) |
1 |
1 |
1 |
1 |
1%淀粉溶液(mL) |
1 |
1 |
1 |
1 |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
1 |
1 |
1 |
1 |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
||||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mL |
||||
观察结果 |
无色 |
深蓝色 |
浅蓝色 |
(1)分析实验结果,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 和 。
(2)该实验中根据3号试管的现象可以说明 。
(3)通过实验的结果,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3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 、 、 。
(5)上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