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学工作者用活体生物材料制作了许多张连续切片。在电镜下观察这些切片后,他画了一张如右图所示的构成该材料的细胞图。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是自养型生物不具有的细胞
B.该细胞可能是芽的顶端分生组织细胞
C.具有该细胞的生物的遗传物质共由5种核苷酸构成
D.图中的液泡对细胞的内部环境起着调节作用
某学生完成了下面的实验:他用碘液检验一块干面包,面包变成了深蓝色,他嚼碎了另一块面包,并用本尼迪特溶液(一种用来检验麦芽糖的试剂)检验,嚼碎的面包变成了红色(麦芽糖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的颜色)。因此,他做出结论,认为当面包被嚼碎时淀粉变成了麦芽糖。这位学生的实验设计的错误在于( )
A.未对嚼碎的面包做淀粉检验 B.未对唾液做淀粉检验
C.未对干面包做麦芽糖的检验 D.未考虑面包的制作时间
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含2条肽链的蛋白质时,相对分子量减少了900,由此推知,此蛋白质分子中所含的氨基酸数和肽键数分别是( )
A.52,52 B.50,50 C.52,50 D.50,49
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表:请据表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中不含甲类化合物 B.细胞膜中不含乙类化合物
C.细胞质基质中不含丙类化合物 D.线粒体中不含丁类化合物
2007年6月18日报道,引起无锡自来水污染的太湖蓝藻再次涌向自来水取水口。下列关于蓝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蓝藻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
B.蓝藻是好氧藻类,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只有基因突变引起蓝藻变异
现有甲、乙两种可能有一定致畸、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利用动物细胞
培养的方法能够鉴定它们是否有毒性,并比较二者毒性的强弱: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Ⅰ.实验材料:小白鼠胚胎。
Ⅱ.药品用具:胰蛋白酶液、动物细胞培养液、动物细胞固定液、适宜浓度的龙胆紫溶液、滴管、培养皿、剪刀、
锥形瓶、细胞培养箱、载玻片、盖玻片、光学显微镜、小白鼠正常体细胞有丝分裂高倍显微镜照片。
Ⅲ.实验原理: ,根据这些变异细胞占全部
培养细胞的百分数(以下称Q值),可判断该化学物质的毒性。
Ⅳ.实验步骤:
(1)制备细胞悬液:把小白鼠胚胎放在培养皿中剪碎,转入锥形瓶中,加人胰蛋白酶液处理,使胚胎组织离散成单个细胞,再加入动物细胞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
(2)进行细胞培养:
①取A、B、C三个洁净的培养瓶, 。
② 。
③ 。
(3)制作临时装片:
①当细胞繁殖到大约第8代左右时,同时从细胞培养箱中取出三个培养瓶,用胰蛋白酶液处理,使培养的细胞从瓶壁上脱落,再加入动物细胞固定液迅速杀死细胞,将细胞固定在不同的分裂时期。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从各培养瓶底部吸取适量的细胞悬液。滴在与培养瓶有相同编号的载玻片中央,加1—2滴一定浓度的 染色,3—5 min后,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4)镜检和统计: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寻找处于 期的细胞,并与 对比以确认发生上述变异的细胞,同时统计该期变异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数(Q值)。
V.实验结果:
培养瓶 |
A |
B |
C |
Q值 |
1.3% |
12.5% |
0.1% |
Ⅵ.实验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