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池塘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当被捕食者的数量增加时捕食者的数量也一定增加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乙为捕食者
C.M时两个种群的增长率相等
D.能量流动的方向可以从甲到乙,也可以从乙到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工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胚状体的干重变化如曲线c
B.大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胚的干重变化如曲线a
C.水稻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胚的干重变化如曲线b
D.所有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干重变化如曲线a
如果下列图一为某一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二表示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碳在图二中主要是以_____▲____形式进行传递的。
(2)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____▲___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有图一中的____▲____等过程。
(3) 图二中A表示________▲_ ____的能量,B表示____▲___ 的能量。B比A的能量少,原因是除了图二中所示,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还有一部分 ▲ 。
(4)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研究,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_。
(5)如果将狼(是该生态系统没有的生物种类)引入该生态系统,狼的数量变化情况,请用曲线表示在坐标图上。(纵坐标上的点表示狼的起始数量)
某学校研究小组用加酶洗衣粉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
实验一 将一种普通洗衣粉分成2等份,进行2组实验。甲组加入蛋白酶,乙组加入脂肪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同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实验结果如表1。
表1:
水温/℃ |
10 |
20 |
30 |
40 |
50 |
|||||
组别 |
甲 |
乙 |
甲 |
乙 |
甲 |
乙 |
甲 |
乙 |
甲 |
乙 |
清除污渍时间/min |
67 |
88 |
52 |
82 |
36 |
76 |
11 |
66 |
9 |
65 |
实验二 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是否相同,实验结果如表2。
表2:
组别 |
洗涤物 |
温度 |
洗衣粉 |
水 量 |
洗净所需时间 |
l |
油污布 |
37℃ |
加酶 |
2 L |
4 min |
2 |
油污布 |
37℃ |
普通 |
2 L |
7 min |
3 |
油污布 |
5℃ |
加酶 |
2 L |
? |
4 |
油污布 |
5℃ |
普通 |
2 L |
10 min |
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① ② 。有同学提出实验一设计不够严密,建议需要增加丙组。丙组应如何处理? 。
(2)由实验一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有:
① ;② 。
(3)实验二中,哪两个组别之间作对照能说明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 。
(4)实验二第3组洗净所需时间与第 组大致相同,原因是 。
下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了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_功能。
(2)甲装置中,B是血红蛋白溶液,则A是__________;乙装置中,C溶液的作用是_____。
(3)甲装置用于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用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_________,是根据_____________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4)用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________________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5mL收集一管,连续收集。
科学家用大肠杆菌进行诱变实验,获得两个营养缺陷型菌株,菌株A不能合成甲硫氨酸和生物素,菌株B不能合成苏氨酸和亮氨酸,将这两种菌株混合在缺少这四种营养素的培养基上,出现了能够生长繁殖的大肠杆菌,由此推断这两种菌株间实现了基因交流。现代遗传学研究发现,细菌间的基因交流与F因子有关,F因子是一种质粒,含有F因子的大肠杆菌(F+)是基因的供体,不含有F因子的大肠杆菌(F-)是基因受体, F+大肠杆菌表面有一种称为性菌毛的毛状突起,与F-大肠杆菌接触时形成接合管,基因交流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获得两个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原理是 ▲ ,两个菌株混合,在缺少相应的四种营养素的培养基上出现能生长繁殖的新菌株,这种变异属于 ▲ 。
(2)遗传学家将含有F因子的基因供体称为父本,不含有F因子的基因受体称为母本,细菌间的这种基因交流行为称为有性生殖,这种遗传现象是否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 ,理由是 ▲ 。
(3)F因子在细胞中以游离或整合到拟核DNA中两种状态存在,F因子能够整合到拟核DNA中的原理是 ▲ 。
(4)F因子的单链进入F-细菌,F-细菌变成F+细菌的原因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