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将某种植物置于CO: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C、15°C、25°C和35°C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图l所示的结果。处理图1中有关数据得到图2、图3。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自变量是 。当光强小于1时,该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CO2
的吸收速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当光强大于7时,25℃比15℃条
件下植物的有机物的合成速率 (大、小或相等)。
(2)若某植物比该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CO:,则同等条件下,C点应该(左移、右移或不动);若要进一步提高温室中农作物的产量,具体可行的措施是 (从以下选项中选出所有合理答案)
A.施用NH4HCO3 B.增加光照强度
C.使用CO2发生器 D.增施农家肥
(3)图2、图3的纵坐标具体含义分别是 、 。
水稻非糯性(Y)对糯(y)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用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的两纯种水稻杂交,让F1连续自交三代,在农田不喷洒农药杀虫的自然情况下,基因频率的变化是 ( )
A.Y逐渐增大,R逐渐增大 B.Y基本不变、R逐渐增长
C.Y基本不变、R基本不变 D.Y逐渐减小、R逐渐减小
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丙两种变异类型的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
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C.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
D.甲、乙两图常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2
下列有关“S”型曲线k值扔变化与事实相符合的叙述是 ( )
A.x轴为外界蔗糖液浓度,y轴为叶肉细胞渗透失水量,
在c点时,去除细胞壁,K值将不改变
B.在海洋捕鱼中,既要使种群持续发展,又要获得较大
的捕获量,一般在K值时捕鱼
C.x轴为氧气分压,y轴为水稻根细胞对硅的吸收速率,
在c点时中耕松土,K值将降低
D.X轴为时间,Y轴为黄色短杆菌产生的谷氨酸量,在c点时,改变细胞膜的透性,K值不会改变
下图细胞I、Ⅱ和物质E、F的关系可能是 ( )
|
细胞I |
细胞II |
物质E |
物质F |
A |
下丘脑细胞 |
垂体细胞 |
促甲状腺激素 |
受体 |
B |
效应T细胞 |
病原体 |
抗体 |
抗原 |
C |
甲状腺细胞 |
垂体细胞 |
甲状腺激素 |
受体 |
D |
传出神经元 |
传人神经元 |
神经递质 |
受体 |
若由P一定能推理得出Q,则下列选项符合这种关系的有 ( )
A.P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Q表示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P表示生物发生了进化,Q表示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P表示某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Q表示该生物性状改变
D.P表示细胞质遗传,Q表示没有性状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