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某同学做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需用 对染色体染色。为便于观察,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效果最好,原因是: 。
(2)某同学从资料获知,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并设计了如下实验加以验证,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细胞培养液(内有小鼠肝部肿瘤细胞),试管等。
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表所示:
试管编号 步骤 |
1 |
2 |
3 |
4 |
5 |
I |
加入等量的细胞培养液(含有全部营养物质与小鼠肝部肿瘤细胞) |
||||
II |
计算试管内的细胞数目,记录数据 |
||||
III |
加入 a 溶液 |
加入 b |
|||
IV |
振荡后,在冰箱中培养 |
||||
V |
一段时间后,计算试管内的细胞数目,记录数据 |
①完成步骤Ⅲ,a: ;b: 。
②纠正步骤Ⅳ中的错误: 。
③根据纠正后的正确方法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二氯二乙胺浓度(mg/mL) |
0.1 |
0.2 |
0.3 |
0.4 |
0 |
步骤II记录的细胞数目(个/mL) |
350 |
363 |
342 |
335 |
336 |
步骤V记录的细胞数目(个/mL) |
320 |
275 |
186 |
96 |
560 |
结论:第一, ;
第二,
甲、乙表示真核细胞内基因表达的两个主要步骤,请回答(括号中填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甲进行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图乙所示过程称为__________,完成此过程的细胞器是[ ]______ 。
(2)图乙中⑥的名称是___________,若其上的三个碱基为UGU,则在⑦上与之对应的三个碱基序列是___________。
(3)已知某基因片段碱基排列如下图。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中含有“—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的氨基酸序列(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谷氨酸的GAA、GAG;赖氨酸的是AAA、AAG;甘氨酸的是GGU、GGC、GGA、GGG)。
①翻译上述多肽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 链转录的(以图中①或②表示)。
②若该基因片段指导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变成了“—脯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赖氨酸—”。则该基因片段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发生的变化是: 。
鹦鹉是人们非常喜欢的宠物鸟。人们在养殖鹦鹉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着鹦鹉生理活动的规律。
(1)某人的一只绿色虎皮鹦鹉与蓝色虎皮鹦鹉交配,后代全是绿色虎皮鹦鹉。再用后代中的绿色虎皮鹦鹉与他人的绿色虎皮鹦鹉交配,所产生的后代中却出现了既有绿色虎皮鹦鹉、又有蓝色虎皮鹦鹉的现象。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虎皮鹦鹉的蓝色对绿色称为 性状。
(2)有人用蓝色(♂)虎皮鹦鹉与绿色(♀)虎皮鹦鹉交配(设为正交),结果后代全是绿色。而反交后代中,雄性全为绿色,雌性则既有绿色,又有黄色。这种性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上述反交亲本的性状组合为 。
(3)白色虎皮鹦鹉是最受青睐的品种。有人用一对蓝色虎皮鹦鹉交配,后代雌鸟中出现了白色个体。已知其余后代个体的体色是下列选项之一。根据上述探索到的虎皮鹦鹉体色遗传特点,某同学认为B选项正确。其理由是 。
A.全为绿色 B.全为蓝色
C.雄性为绿色、雌性为黄色 D.雄性为蓝色、雌性为绿色
(4)一对绿色的虎皮鹦鹉产下的卵孵出了蓝色、绿色、黄色和白色4只体色迥异的小鹦鹉。这几只小鹦鹉的几种可遗传的体色变异来源于( )
A.环境影响 B.染色体变异
C.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D.环境影响和染色体变异
(5)在鹦鹉卵巢内,一个基因型为MmNn的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会形成 种基因型的卵细胞。
(6)母鹤鹉在孵卵期间,每天都要将卵翻动数次。鹦鹉卵内具有保护胚胎不因震动而受损伤的两种结构是 。
(7)刚孵化出来的小鹦鹉25天内不能独立生活,全靠母鹦鹉喂食。母鹤鹉照顾幼鸟的行为直接受垂体分泌的 调控。
(8)一人翻窗入室,悄悄走近了鹦鹉笼。鹦鹉突然高声叫道:“客人,您好!”见行迹败露,小偷落荒而逃。鹦鹉认贼为客的叫喊是一种( )
A.先天性的反射 B.经过训练形成的反射
C.后天性的印随学习 D.大脑皮层S区控制的言语活动
黑藻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生植物,因其取材方便,常作为生物学实验的材料。下图甲表示光合作用实验,图乙示光照强度与黑藻光合速率的关系曲线,请据图回答:
(1)除光合作用外,黑藻还可以作为 实验的材料。图甲利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的气体是 ,伴随该物质的生成过程,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
(2)图甲所示实验中,当自变量为光源强度时,则因变量为 。在实验现象不明显时,除增强光照外,还可通过什么方法改进(要求说出一种方法)?
(3)当藻枝叶片在光下释放气泡并逐渐增加时,对应图乙所示曲线的 段。影响乙图中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________。
(4)如果A点时CO2释放量为a μmol/(m2s),C点时的CO2吸收量为b μmol/(m2s),则C点时的消耗量为 μmol/(m2s)。
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有关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将四种植物器官各称取3g,切成小薄片,放入试管中,编号后进行实验。
序号 |
植物材料名称 |
|
反应现象 |
|
反应速率 |
产生气泡多少 |
|||
1 |
――― |
+ |
缓慢 |
少量 |
2 |
马铃薯块茎 |
+ |
迅速 |
大量 |
3 |
苹果果实 |
+ |
慢 |
不多 |
4 |
胡萝卜直根 |
+ |
快 |
多 |
5 |
白菜叶柄 |
+ |
较快 |
较多 |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试管1在本实验中起空白对照的作用
B.不同植物组织器官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或含量可能不同
C.胡萝卜直根中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活性最高
D.若用以上3g各器官研磨液,实验组的反应速率都加快
某水塘内有一条由三种不同物种形成的食物链:硅藻→虾→小鱼。下图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食物链中各生物在水塘不同深度的分布情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物种丙表示小鱼,该种群营养级最高,所含能量最少
B.物种甲在不同水深处,个体数量不同,主要受食物的影响
C.物种乙的数量突增,短时间内物种丙的数量会增加
D.物种甲、乙、丙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