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B.抗原能与抗体或效应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C.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D.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2009年全国卷Ⅱ)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 )
A.侵染部位 B.致病机理
C.抗原决定簇 D.传播途径
(2008年上海卷)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
A.①→④ B.②→③
C.③→② D.④→①
(2008年海南卷)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下列与确定此人神经中枢是否受损无关的检查是( )
A.针刺双脚观察是否有反应
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
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验证“幼嫩叶片可以产生生长素,生长素能阻止叶柄脱落”的结论的实验。
材料:如上图所示健康植物若干,不含(或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剪刀等
步骤:
第一步:取两盆长势相同的植物,去除顶芽,分别标号甲、乙。
第二步:用剪刀剪去甲盆植物叶片C,在叶柄断口敷上不含长生素的羊毛脂;乙不作处理。
第三步:甲乙两植物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叶柄C的情况。
问题:
(1)实验中去掉顶芽有无道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同学用叶片C作研究对象有无不当?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对不当之处作了修改,该同学可能得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能否验证题干结论?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你参与实验,你准备如何完善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下面是有关植物激素的知识及实验研究,请根据有关信息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下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回答:
部位 |
激素的相对浓度 |
|||
生长素 |
赤霉素 |
细胞分裂素 |
脱落酸 |
|
茎尖 |
+++ |
+++ |
+++ |
- |
幼叶 |
+++ |
+++ |
- |
- |
伸长茎 |
++ |
++ |
- |
- |
侧芽 |
+ |
+ |
- |
- |
成熟叶 |
+ |
+ |
- |
+++ |
根 |
+ |
+ |
- |
- |
根尖 |
++ |
++ |
+++ |
- |
+++表示含量高;++表示含量中等;+表示含量低;-表示无 |
①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上表中的四大类外,植物体内还有一类物质也属于植物激素,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②比较茎尖和伸长茎中各种激素的含量,从细胞角度分析植物的生长,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主要通过促进________,从而促进生长;细胞分裂素主要通过促进________,从而促进生长。
(2)分析上表可知,成熟叶中含有较多的脱落酸而不含细胞分裂素。科学家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可知:脱落酸能抑制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促使叶片衰老。而细胞分裂素则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抑制叶片衰老。所以在生产中可利用细胞分裂素作保鲜剂。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①实验原理:叶绿素逐渐丧失而失去绿色是叶片衰老最明显的特点,离体叶片很快就会出现衰老的特点,因此,可通过______________来证明。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________叶片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标记为甲组,乙组。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