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演替过程中,群落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B.群落的演替是一种物种代替了另一个物种
C.群落演替的标志是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变化
D.群落的演替是长期变化积累的结果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计数
(6分,每空1分)图甲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是某一动物体内5个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 (填标号)。
(2)图乙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分裂图象有 (填字母)
(3)若图甲细胞发生癌变,往往容易扩散转移,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上的 减少;若图甲是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乙中 (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现象,其中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是 (填字母)。
(4)图乙中D细胞的名称是 。
(10分,每空1分)下面分别是生物兴趣小组和科研人员做的关于植物代谢的问题,请分析:
I.生物兴趣小组用黑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他们将黑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室温20℃),可观察到光下枝条放出气泡。他们以太阳灯作为光源,移动太阳灯使之与大试管的距离不同,结果如图1中曲线1,请回答:
(1)该实验研究的是 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衡量光合速率的指标是
。
(2)该小组在室温10℃和30℃时分别进行了实验,结果如曲线2和3,D点的限制因素是 。
(3)该小组分离出黑藻中的叶绿体(见图2叶绿体的模式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在b上发生的能量转换为 ,由C转移至b的物质主要是 。
II.科学家通过对绿色植物转换CO2的研究得到: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绿色植物对外界CO2的转换为定值;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 的CO2来自于外界与呼吸作用两方面。已测得呼吸作用释放CO2为0.6umol/h,现用红外测量仪在恒温不同光照下测得如下的数据,实际光合量用葡萄糖表示。
外界CO2浓度(umol/h) 实际光合量(umol/h) |
1.2 |
2.4 |
3.6 |
4.8 |
|
光照强度(KLX) |
1K |
0.1 |
0.1 |
0.1 |
0.1 |
2K |
0.27 |
0.44 |
0.61 |
0.78 |
(4)从表中数据对比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
(5)当光照强度为1Klx时,实际光合量都为0.1umol。原因是 。
(6)当光照强度为2Klx时,实际光合量0.27umol/h,植物从外界吸收CO2量为 ,植物对外界CO2转换率为 。设外界CO2浓度为6.0umol/h,则该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实际光合量为 umol/h。
(7分)
(1)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 )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分别注入2mL淀粉液 ②向各试管注入1mL淀粉酶溶液 ③向各试管滴一滴碘液 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保持5min ⑤观察实验现象
A.①②④③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④②⑤ D.①④②③⑤
(2)下图是测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的实验装置。水槽内注有清水,倒置的量筒内也充满了清水。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4片圆形小滤纸片在肝脏研磨液浸泡后取出,贴在反应小室上侧的内壁,并向小室内加入10mL3%溶液(如图A);②将反应小室旋转180度,呈图B所示状态;③每隔30秒读取并记录量筒中水面的刻度,共进行5分钟.④将圆形小滤纸片的数量改成2片,重复前面步骤。请回答:
a 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与酶促反应速度的关系。
b 实验材料选择中应注意的是 ;
原因是 。
(10分,每空1分。)细胞膜的存在使细胞成为一个独立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因此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目标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细胞十分微小、不易观察,因此,细胞的发现是在_________发明之后。但在此后的几百年里人们却从来没有能真实观察到细胞膜,这是因为细胞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右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膜的示意图。
①A代表 分子;B代表 ;D代表 。
②在a-e的五种过程中,可代表被动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可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
③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过程可以用图中编号 表示。
(3)1970年科学家运用免疫荧光标记法分别标记小鼠和人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进行细胞融合实验,最终发现小鼠和人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能在融合细胞的表面基本呈均匀分布,由此证明细胞膜具有 性。
(4)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提出"细胞学说"的两位科学家是( )
A.英国学者罗伯特·虎克 B.德国动物学家施旺
C.美国科学家沃森 D.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
E.荷兰学者列文虎克 F.瑞典博物学家林耐
G.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 H.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