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校学生到农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观察到某一地里除有作物甘蔗外,还长有茅草,并...

某校学生到农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观察到某一地里除有作物甘蔗外,还长有茅草,并有食草昆虫、蜘蛛、田鼠和蛇类等动物活动,他们决定以此为对象探究农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假如该甘蔗地的承包者由于某种原因放弃了对农田的各种管理活动,那么一段时间后,该甘蔗地占优势地位的生物将是                            。

(2)该甘蔗地中,相互之间具有竞争关系的自养生物是                  。研究中发现,及时中耕锄掉茅草,甘蔗生长良好,否则茅草生长旺盛。关于上述现象的产生,有同学设想是茅草的根部分泌物抑制了甘蔗的生长。试根据下列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补充实验步骤,探究甘蔗与茅草之间是否存在这种关系。

一、材料用具:茅草幼苗、甘蔗幼苗、完全培养液、实验容器等。

二、方法步骤:

(3) ①将茅草幼苗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实验容器、光照、空气等外界条件符合要求。

②选取                                   的甘蔗幼苗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株。

③A组用                             培养。B组用                           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                                                                  。

(4)如果同学们要得出“茅草的根部某些分泌物会抑制甘蔗苗生长”这一结论,应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1)茅草                      (2) 甘蔗和茅草 (3)②长势相同(或生长状况相同、株高相同) ③完全培养液 培养过茅草的完全培养液 ④观察A、B两组甘蔗幼苗的生长情况 (4)B组甘蔗幼苗比A组甘蔗幼苗长势差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控制水稻理想株型的关键多效基因IPA1。研究发现,基因IPA1发生突变后,会使水稻穗粒数和千粒重(以克表示的一千粒种子的重量)增加,同时茎秆变得粗壮,增加了抗倒伏能力。实验显示,将突变后的IPA1基因导入常规水稻品种,可以使其产量增加10%以上。下图表示该水稻新品种的简易培育流程,据图回答: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上图所示流程中步骤             (填序号)是实验所用技术的核心步骤。此步骤使

                          和                  构成                   。

(2)若要在体外扩增IPA1基因可采用PCR技术。标准的PCR过程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变性”,这一步骤如果发生在细胞内,是在                     的作用下完成的;第二步是退火;第三步是“延伸”,需要用到                       酶。

(3)④过程应用的主要生物技术是                                               。

(4)从变异类型上分析,该水稻的新性状应该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                    。

 

查看答案

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调查时间

调查项目    

1953年

1973年

1984年

1996年

叶面积指数

2.48

6.61

11.28

17.76

光能截获率(%)

20.3

42.3

88.9

95.9

总初级生产量

(t·hm-2·a-1)

17.43

55.50

116.61

150.81

净初级生产量

(t·hm-2·a-1)

1.50

14.52

23.88

26.00

(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             ,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

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                

(2)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3)请用坐标图绘出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4)下图是1953~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有机物量)统计图,据图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律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           法对植物丰富度进

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              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查看答案

已知二倍体番茄红果(A)对黄果(a)为显性,双子房(B)对多子房(b)为显性,高蔓(C)对矮蔓(c)为显性。现有三个纯系品种:Ⅰ(黄色、多子房、高蔓),Ⅱ(黄色、双子房、矮蔓),Ⅲ(红色、双子房、高蔓),为了快速获取红色、多子房、矮蔓纯系新品种。

(1)请完善以下实验步骤。

第一步:Ⅰ×Ⅱ→获得植株Ⅳ,让Ⅳ自交,从子代中选取黄色、多子房、矮蔓植株Ⅴ;

第二步:                                                                   ;

第三步:                                                                     。(2)将上述植株Ⅴ的离体细胞与Ⅲ的离体细胞融合,形成杂种细胞。

①促进融合时常采用的化学诱导剂是                          

②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要经过                                       技术。

(3)据报道,番茄红素具有一定防癌效果。科学家将含有酵母S-腺苷基蛋氨酸脱羧酶基因(简称S基因)cDNA片断导入普通番茄植株,培育了番茄红素高的新品种。

①获取cDNA片断的方法是                          

②假设需要通过PCR技术对S基因进行扩增,如果复制3次,需要假如        条引物。

③为确保S基因在番茄中表达,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应插入特定的                   

④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番茄的方法有花粉管通道法和                              等。

 

查看答案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化的单子叶植物,是生产和科研的好材料。现有两个玉米品种,其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科学家将它们的花粉除去细胞壁后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再把这些融合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培育出了玉米新品种。

(1)上述育种方法采用的技术,其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

去除细胞壁所用的酶是                                                         

(2)在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除了必要的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添加                 。培养过程中,融合细胞首先通过细胞分裂形成                   ,这个过程叫做               

(3)在植物组织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不同细胞所含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有明显差异,其原因是                                                                          

(4)两个品种的花粉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后,可产生________种基因型的融合细胞(仅考虑两两融合),这些融合细胞再经过组织培养可以得到________种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玉米新品种。

 

查看答案

美籍华人钱永健和日本下村修、美国沙尔菲因等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GFP会发出绿色荧光,该蛋白质在生物工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请据图回答: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过程①中获取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工具是____________,该基因在实验中是________基因。

(2)过程②形成重组质粒用到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过程③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______。

(3)在过程④进行转基因体细胞的筛选时,比较简易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在过程⑥培养重组细胞时,培养液中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以及____________等天然成分。

(5)以上培育过程中,④和⑤应用到的生物技术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