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研究人员将甲与乙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或单独培养,进行了下列研究,得到相关的一些曲...

研究人员将甲与乙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或单独培养,进行了下列研究,得到相关的一些曲线,请分析后并回答有关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

甲                            乙

(1) 研究人员将甲与乙两个种群放在同一环境中一起培养, 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图甲中所示,可看出甲种群与乙种群的关系是__     ____。

(2) 科研人员单独培养甲种群,进一步对该种生物进行 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右图  所示,分析可知在_______点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在 _______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若要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 可通过减小其       _实现。

(3) 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A、B、C三种类型,通过研究甲生物在三个不同水域的三个种群,可知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 则甲、乙、丙分别对应上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应为图___________所示类型。

③ 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成为图_________所示类型。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了减小一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某一种蜘蛛。 如图所示引入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由图中曲线可知,蜘蛛和害虫之间呈捕食关系

B.在Ⅰ期间,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会增加得更快

C.在Ⅱ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D.在Ⅲ期间,两个种群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查看答案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该使被捕后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种群数量稳定                    B.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有利于鱼群数量恢复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查看答案

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初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

B.在演替的不同阶段,优势种群一般不同

C.人类活动不能改变群落的演替方向,但能改变演替速度

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

 

查看答案

下列组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与生长素之间的关系,其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内因时,应设置的实验组为b和c对照

B.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外因时,应设置c和f对照

C.当探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时,应设置c和e对照

D.上述实验中,所选用的植物胚芽鞘必须是同一物种且长势相同的胚芽鞘

 

查看答案

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在植物体各个部位均能合成。

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

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