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选择 B.物种退化 C.人类...

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选择

B.物种退化

C.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人类过度开发野生动植物资源并造成栖息地污染和改变

 

D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在13世纪时曾是肥沃的森林草原带,而现在不少地区已成荒山秃岭,土地沙化,其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寒流长期侵蚀                  B.地震引起地壳运动

C.人类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D.长期干旱,造成沙漠化

 

查看答案

家用洗涤剂是污水中磷元素的重要来源(洗涤剂常含有三聚磷酸钠),大量排放含磷的生活污水,最可能导致(    )

A.使水的酸度大大增加,腐蚀桥梁、闸门等设施

B.磷酸根进入水中,形成多种不溶性的磷酸盐,再吸附杂质,日积月累,河床抬高造成水患

C.浮游生物得到养分,大量繁殖、死亡、腐败,耗尽水中氧,水质恶化

D.磷酸盐有毒、致癌,不溶于水

 

查看答案

国家海洋局目前公布一项公报称,由于营养盐污染和有机污染逐年加重,我国近海赤潮发生频率加大,仅2000年5月份在长江口、东海口区已多次发现条状、片状赤潮。面积达数百至数千平方公里。引起赤潮现象发生的生物及赤潮发生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A.大型海藻、海水富营养化

B.浮游生物、海水富营养化

C.浮游生物、全球气候变暖

D.红藻和褐藻、说明: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渔民捕捞过度

 

查看答案

(8分)酵母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20~30 ℃之间,能在pH为3~7.5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大约每1.5~2 h增殖一代。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利用相同的多套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

第三步: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的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装置编号

A

B

C

D

装置容器内的溶液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10

10

5

5

无菌水/mL

5

5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0.1

0.1

温度(℃)

10

25

10

25

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与大肠杆菌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酵母菌具有  ▲  

(2)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所进行的探究课题是  ▲  

(3)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  ▲  

(4)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的做法如下……:

①振荡摇匀试管中的培养液,取1 mL并适当稀释(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

②先将  ▲   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  ▲   ,制作好临时装片。

③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计算  ▲   (被、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

(5)如所使用的血球计数板有16个中方格,每1中方格中有25个小方格,每1个小方格的容积为0.1 mm3(1 mL=1000 mm3)。请推导出1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的计算公式:酵母细胞个数/mL=      ▲     

(6)推测4套装置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判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4个装置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4个装置内的种群数量同时达到K值

C.装置A内种群数量的K值与装置B的不同

D.装置D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装置B开始下降

 

查看答案

(8分).

【实验一】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从图2可知,Ⅱ组与Ⅳ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   ▲  ,说明血清中的   ▲  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在4天内Ⅰ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   ▲  ,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能   ▲  。比较曲线Ⅰ和Ⅱ可推测   ▲ 

(2)分析有关实验中对Ⅰ~Ⅳ组小鼠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四组小鼠应在先感染细菌X,再注射T细胞或血清

B.四组小鼠应在注射T细胞或血清,再感染细菌X

C.Ⅱ和Ⅳ组小鼠应先感染Y菌后再注射T细胞或血清

D.Ⅰ和Ⅱ组小鼠应先感染X菌,Ⅱ和Ⅳ组小鼠应先感染Y菌,然后都注射T细胞或血清

【实验二】体外观察小鼠T细胞和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3.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3)由图3可知,能有效杀伤细菌X的是   ▲  细胞,而不是活化T细胞。

(4)有人假设,活化T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若用体外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包括   ▲ 

a.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  

b.培养过巨噬细胞的培养液

c.实验一中A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d.实验一中B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e.培养过未活化T细胞培养液   

f.细菌X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