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人体缺乏亚铁离子就无法合成血红蛋白,缺少碘离子就无法合成甲状腺激素,这说明无机盐...

人体缺乏亚铁离子就无法合成血红蛋白,缺少碘离子就无法合成甲状腺激素,这说明无机盐所具有的生理功能之一是 

A.合成某些特殊生理功能物质的原料       B.调节渗透压

C.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D.调节细胞中离子平衡

 

A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关于细胞中水含量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水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代谢旺盛的植物细胞自由水含量较高

C.不同细胞含水量可能不同             D.越冬植物的细胞内自由水含量较高

 

查看答案

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离不开水,水在生物体中的主要作用是

①参与新陈代谢    ②参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的运输   ③良好的溶剂     ④贮藏能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述,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

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查看答案

(7分)下面是某校高二甲乙两个生物兴趣小组研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

甲组:探究“萘乙酸(NAA)对小麦幼叶鞘生长的影响”。他们配制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编号

1

2

3

4

5

6

NAA溶液浓度(mol·L-1

0

10-12

10-10

10-8

10-6

10-4

幼叶鞘增长长度(mm)

2.6

3.2

3.9

5.1

3.1

1.8

乙组:探究“萘乙酸对绿豆幼根生长的影响”,方法步骤如下:

①取培养皿6套,编号,并向其中分别加入5mL浓度为10 mg•L—1、1 mg•L—1、0.1 mg•L—1、0.01 mg•L—1、0.001 mg•L—1、0.0001mg•L—1的萘乙酸溶液。

②在每个培养皿中先放入一张滤纸,再将已萌发的5粒绿豆种子(萌发的幼根等长)整齐排在滤纸上,然后将培养皿均置于220C恒温箱中黑暗条件下培养。

③5天后,测量每个培养皿中绿豆幼根的长度并计算出平均值。

请回答:

⑴对小麦幼叶鞘的生长来说,最适的萘乙酸浓度为             ,10-4 mol·L-1NAA的作用效应是        生长。

⑵分析甲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⑶乙组实验中盛有不同浓度萘乙酸溶液的小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          

⑷请修正乙组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⑸试设计一个表格用以统计不同浓度萘乙酸中绿豆幼根的生长状况。(2分)

 

查看答案

(11分)新华网北京2008年10月6日电: 德国人哈拉尔德·楚尔·豪森、法国人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因为发现两种引发人类致命疾病的病毒而荣获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资料一:豪森教授在研究中证实了宫颈癌和HPV(人乳头状瘤病毒)之间存在联系,并使得医学界最终认识到,几乎所有的宫颈癌都是由HPV引起的 。在此基础上,葛兰素史克等制药公司开发出宫颈癌疫苗,使宫颈癌成为人类可以预防和根除的第一种恶性肿瘤。

资料二:1981年美国一些年轻同性恋者先后因一种怪病死去。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将这种怪病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1982年该中心一项调查表明:艾滋病正在全球迅速蔓延,患者主要为同性恋和静脉注射毒品者,特征是血液中CD4+T淋巴细胞下降至几近于零。1983年法国人巴尔-西诺西和蒙塔尼开始从淋巴结肿大的同性恋艾滋病早期患者身上提取淋巴细胞并定期分析,很快就发现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资料三:2007年,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设想:期望将病毒群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繁殖,该方法将给人们战胜很多疾病(如AIDS)带来希望。例如,HIV通过CD4+T淋巴细胞表面的CD4识别CD4+T淋巴细胞,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则红细胞也会被HIV所识别、入侵。但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

⑴HPV侵入人体后经过        细胞的处理和传递,刺激T细胞,T细胞经过增殖分化后形成的         细胞,可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B细胞在抗原刺激和T细胞产生的         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                  细胞。

⑵目前开发出的宫颈癌疫苗是主要通过转基因工程菌生产的蛋白质制品,其实质是抗原蛋白,它较传统的灭活、减活疫苗更安全,但要多次强化才行,为此基因疫苗应运而生。基因疫苗指的是DNA疫苗,即将编码外源性抗原基因通过           作工具导入人或动物体内,让其在宿主细胞中表达         ,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⑶1983年,两位法国科学家推测CD4+T淋巴细胞可能是HIV攻击的目标,其依据说明: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⑷下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血液中HIV浓度和机体对HIV免疫反应的过程。

说明: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HIV在感染人体初期与潜伏期,临床上并无明显病症。在潜伏期时应如何采样与检测,以判断病人是否已被感染?                                       

⑸科学家研究发现HIV表面的抗原蛋白经常发生变化,因此目前仍没有有效的艾滋病疫苗和药物。请从HIV在人体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入手,设计开发治疗艾滋病特效药的思路 :                                          

⑹近年来,科学家将病毒群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繁殖,该方法给人们战胜AIDS带来新的曙光。人类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陷阱细胞”,从结构角度看其原因红细胞是                                     ,不具备HIV增殖的条件。衰老的红细胞成为              ,由人类的免疫系统清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