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5分)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据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1)20世...

(5分)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据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就有科学家认为,生长素(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是造成向光性的原因。那么,这种分布不均,是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造成的,还是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呢?有人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在A、B、C、D四个实验中,_________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向光侧的IAA;______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由此可以形成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是由于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问题上又获得了新的进展。他们用更精密的方法测定了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IAA的含量,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

植物

IAA分布(%)

向光侧

背光侧

A

50.0

50.0

B

50.2

49.8

C

50.1

49.9

D

49.5

50.5

同时,他们还发现这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浓度明显高于背光一侧。根据上述事实推测,就这几种植物而言,其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而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新的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还与                                                               有关。

 

 

(1)A与B     C与D       背光侧IAA多于向光侧(或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 (2)抑制生长    向光侧生长抑制物多于背光侧(或生长抑制物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7分)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①~⑧表示相互作用的过程或相关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若⑦表示促性腺激素,对⑦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        _

                          

(2)若⑤表示细胞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则⑤表示               。在该免疫过程中能使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裂解死亡的是___________细胞,此过程中的宿主细胞是属于细胞凋亡还是细胞坏死?_____________ 。

(3)初生牛犊自身免疫力低,必须到4周龄以后,才开始具备自身特异性免疫力。然而初生牛犊能够通过初乳(母牛分娩后5~7天内产生的乳)从母体获得这种免疫。①免疫球蛋白在机体中的作用是                                                   

    ②极少数人服用初乳后出现过敏反应,此时的初乳称为_____________。这种过敏反应能否发生在第一次服用初乳时?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7分)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如右图所示。据图回答: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若甲模式中,靶腺为甲状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                         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某激素的分泌,进而再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属于                           

(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中_________模式,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                                     

(3)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                      ,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A处传递的主要特点是                         

(4)在寒冷的环境中,能通过丙方式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其反射弧是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物质和能量经过往复循环的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每一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C.当蚯蚓利用食用菌杂屑并将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三营养级流入第四营养级

D.生产环节的增多、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最终也增加了废物和污染

                        

 

查看答案

下列对生物防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引入天敌防治马尾松虫害可能会导致外来物种入侵

B.抗虫棉由于导入的是生物毒素基因,所以棉铃虫不会产生抗性

C.用性引诱剂作为物理信息诱杀雄性个体,使害虫的出生率下降

D.用DDT杀虫会通过生物的富集作用危害营养级更高的其他动物

 

查看答案

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

A.有效地避免竞争                B.提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效率

C.提高群落的光合作用产量        D.合理地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