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发生频繁发生。2009年12月,联合国气...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发生频繁发生。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90多个国家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共同协商,签署新的协议。右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结合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分析A→B和B→C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                                              

(2)在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植物通过

________________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_把碳释放到大气中的速率大致相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打破生物圈中______________的平衡,形成温室效应。

(3)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储存在1800 kg葡萄糖中,则图中最高营养级释放CO2的最大量为  _____________(假设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全部用于自身消耗)。

(4)“周一请吃素”,这是哥本哈根环保会议中支持环保的进步青年提出的一个新理念,这一理念也得到了广大环保人士的支持。试从碳循环和能流动角度分析该理念的合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松土是许多地方栽培植物中经常使用的一项措施。但是现在有些专家认为松土会加剧全球变暖,结合示意图分析这一观点的正确性:____________________。

(6)哥本哈根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再次重申,到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为实现这一减排目标应该采取哪些减排措施(答出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1)A→B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B→C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 (2)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碳循环     (3)105.6 kg (4)减少了食物链的营养级,降低了能量流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5)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将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成二氧化碳 (6)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    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个绿藻培养瓶分别悬吊于湖中同一地点中的以下6个深度:0 m(水面)、2 m、4 m、6 m、8 m、10 m。培养瓶中藻细胞的最初密度是5000个/100 mL水,一星期后,各培养瓶中的藻细胞密度如上图变化: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描述曲线图显示的结果:                                           。

(2)假如培养瓶的悬吊深度是5 m,藻细胞的密度是                 。

(3)导致各样本中藻细胞密度不同的环境因素最可能是                       (2分),这两个因素分别如何影响藻细胞的密度?                                            

                                                                      (2分)。

(4)在哪个深度藻细胞开始停止繁殖?            。假如藻细胞持续悬吊在上述的深度之下,会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

                                                             

 

查看答案

下图是食物关系图。分析并简要回答:

6ec8aac122bd4f6e

(1)该图是一个简单的食物网,含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

(2)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                    ,蛇是___________消费者,属___________营养级。鹰同时占有___________个营养级。

(3)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___________关系,而蜥蜴和蚱蜢是                关系。

(4)如果蚱蜢突然减少,蚯蚓数量将会___________。

(5)蛇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需_______千克蜥蜴,所消耗的绿色植物至少______千克。

 

查看答案

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6ec8aac122bd4f6e,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      ___,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_________。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                         。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低、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                个。

 

 

查看答案

(5分)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据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就有科学家认为,生长素(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是造成向光性的原因。那么,这种分布不均,是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造成的,还是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呢?有人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在A、B、C、D四个实验中,_________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向光侧的IAA;______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由此可以形成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是由于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问题上又获得了新的进展。他们用更精密的方法测定了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IAA的含量,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

植物

IAA分布(%)

向光侧

背光侧

A

50.0

50.0

B

50.2

49.8

C

50.1

49.9

D

49.5

50.5

同时,他们还发现这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浓度明显高于背光一侧。根据上述事实推测,就这几种植物而言,其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而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新的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还与                                                               有关。

 

 

查看答案

(7分)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①~⑧表示相互作用的过程或相关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若⑦表示促性腺激素,对⑦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        _

                          

(2)若⑤表示细胞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则⑤表示               。在该免疫过程中能使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裂解死亡的是___________细胞,此过程中的宿主细胞是属于细胞凋亡还是细胞坏死?_____________ 。

(3)初生牛犊自身免疫力低,必须到4周龄以后,才开始具备自身特异性免疫力。然而初生牛犊能够通过初乳(母牛分娩后5~7天内产生的乳)从母体获得这种免疫。①免疫球蛋白在机体中的作用是                                                   

    ②极少数人服用初乳后出现过敏反应,此时的初乳称为_____________。这种过敏反应能否发生在第一次服用初乳时?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