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8分) 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6年7月9日福建某地气温高达39...

(8分) 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6年7月9日福建某地气温高达39℃,大家都在家中休息。然而50多岁的赵某却在农田里锄草。当天晚上家人没有见到他。次日在农田里发现他时,已经死亡多时。据估计,赵某系中暑身亡。

材料二:青年男子高某,在暑期外出旅游。一日出发后,天气十分炎热。高某连续不断地以纯净水解渴。后来他感觉到四肢发冷、心率加快、心慌、血压下降,接着就不省人事,昏迷了过去。后被人送到了医院,诊断为水中毒。

(1)材料一、二的两种情况都发生在高温炎热天气。在这种天气状况下,人体内的热散发出去的主要方式是      。据估计,赵某身体的产热和散热的关系是           

(2)赵某和高某的身体的内环境稳定状态都遭到破坏。赵某被破坏的内环境因素是         ;高某身体被破坏的内环境因素是                           。

(3)高某血压下降的原因是                                             。(2分)

(4)赵某的死亡说明                                               。(2分)

 

(共8分) (1)  出汗     产热多于散热   (2)水盐平衡  盐减少,渗透压降低    (3)内环境渗透压降低引起的   (2分) (4)机体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

D.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查看答案

人类正确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必须控制捕捞量,应把种群的个体数保持在环境负荷量的

A.1/4水平上      B.1/3水平上   C.1/2水平上    D.4/5水平上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查看答案

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

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长度划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画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集中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划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画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