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植物和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者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不同 B. 纺锤体的形成和消失的方式相同
C.纺锤体形成的方式相同,消失的方式不同 D.在分裂期的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下列的几个小实验,结果有错误的是
A.叶绿体色素的丙酮提取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或出现黑带)的区域是红橙光和蓝紫光区
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从某植物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后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叶绿体。
C.在显微镜的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时,可看到叶绿体在细胞溶胶中向光集中移动,当光照过强时叶绿体会以较小的侧面朝向光源。
D.在天气晴朗的一天的上午10时左右,用钻有直径为lcm左右的小孔的锡铂纸将田间一株植物的叶片夹住,下午2时左右取下这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小孔处照光的部位成蓝色,而被锡铂纸遮住的部分则呈黄白色。
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豌豆的种子放在棉花上。实验过程与结果如右表所示:以上实验最能证明种子发芽需要
装置 |
场所 |
温度 |
棉花状态 |
数日后的现象 |
甲 |
日光 |
23℃ |
潮湿 |
全部发芽 |
乙 |
日光 |
23℃ |
干燥 |
没有发芽 |
丙 |
黑暗 |
23℃ |
潮湿 |
全部发芽 |
丁 |
黑暗 |
23℃ |
干燥 |
没有发芽 |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
下列有关植物叶绿体的成分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光的色素位于类囊体膜上,转化光能的色素位于基质中
B.光反应阶段能使NADPH转变成NADP+
C.分解水的部位在类囊体膜中,利用ATP和NADPH的部位在基质中
D.光反应阶段的能量变化为ATP的合成和NADPH的生成。
在光合作用研究过程中,科学实验陆续发现以下事实:
(1)在人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时,以式子:6CO2+6H2O C6H12O6+02来表示
(2)后来,希尔从细胞中分离出叶绿体,并发现在没有C02时,给予叶绿体光照,就能放出02,同时使电子受体还原。希尔反应的反应式是:H20+氧化态电子受体 还原态电子受体+1/202
(3)在希尔反应基础上,Amon又发现在光下的叶绿体,不供给C02时,既积累NADPH也积累ATP;进一步撤去光照,供给C02,发现NADPH和ATP被消耗,并有有机物(CH20)产生
根据上述希尔和Amon的发现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哪些不属于对光合作用的新认识
A.光合作用释放的02来自H2O而不是CO2
B. 希尔反应与C02合成有机物是2个可以区分开来的过程
C. 光合作用需要光的过程为C02合成有机物过程提供还原剂NADPH和ATP
D. 希尔发现了光合作用的碳反应是由多个反应组成的序列反应的总称
下列关于物质和结构在细胞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核酸 ②蛋白质 ③中心体 ④叶绿体 ⑤线粒体 ⑥核膜 ⑦核糖体 ⑧细胞膜 ⑨细胞壁
A.①、②在肺炎双球菌、病毒、眼虫中都存在
B.⑦、⑧、⑨在蓝藻细胞中都存在
C.①—⑨在所有真核细胞中都存在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高等植物的筛管细胞中没有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