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中,ATP形成和三碳糖形成的场所是
A.都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中 B.前者在叶绿体基质中,后者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中
C.都在叶绿体基质中 D.前者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中,后者在叶绿体基质中
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永久失活,原因是破坏了酶的
A.空间结构 B.全部肽键 C.氨基酸组成 D.双螺旋结构
关于高等植物和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者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不同 B. 纺锤体的形成和消失的方式相同
C.纺锤体形成的方式相同,消失的方式不同 D.在分裂期的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下列的几个小实验,结果有错误的是
A.叶绿体色素的丙酮提取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或出现黑带)的区域是红橙光和蓝紫光区
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从某植物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后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叶绿体。
C.在显微镜的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时,可看到叶绿体在细胞溶胶中向光集中移动,当光照过强时叶绿体会以较小的侧面朝向光源。
D.在天气晴朗的一天的上午10时左右,用钻有直径为lcm左右的小孔的锡铂纸将田间一株植物的叶片夹住,下午2时左右取下这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小孔处照光的部位成蓝色,而被锡铂纸遮住的部分则呈黄白色。
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豌豆的种子放在棉花上。实验过程与结果如右表所示:以上实验最能证明种子发芽需要
装置 |
场所 |
温度 |
棉花状态 |
数日后的现象 |
甲 |
日光 |
23℃ |
潮湿 |
全部发芽 |
乙 |
日光 |
23℃ |
干燥 |
没有发芽 |
丙 |
黑暗 |
23℃ |
潮湿 |
全部发芽 |
丁 |
黑暗 |
23℃ |
干燥 |
没有发芽 |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
下列有关植物叶绿体的成分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光的色素位于类囊体膜上,转化光能的色素位于基质中
B.光反应阶段能使NADPH转变成NADP+
C.分解水的部位在类囊体膜中,利用ATP和NADPH的部位在基质中
D.光反应阶段的能量变化为ATP的合成和NADPH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