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

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激素A名称是 __________,化学本质是              

(2)当体内缺乏______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           。

(3)人遭遇寒冷环境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______,这种生理过程调节方式是______。

(4)依据上图如要促进雌性动物提前发情,可使用                 激素。

(5)请用健康老鼠80只(雌雄各半)、 低中高三种浓度的雄激素溶液和必备的材料、试剂等进行实验设计,探究浓度不同的雄激素对老鼠性腺大小的影响。

①分组时应将雄性老鼠随机分成A、B、C、D四组。

②定时定量给A、B、C、D四组分别注射适量的                         ,各组老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③一段时间后,测量雄鼠睾丸大小, 并                                       

④预期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说明                                ;

                            ,说明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血糖浓度是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在持续高血糖剌激下,胰岛素的分泌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血糖升高后,胰岛素分泌量立即增加,5min内可增加10倍,所释放的激素主要来源于胰岛B细胞内贮藏的激素;

第二阶段:5〜15min内,胰岛素的分泌量逐渐下降;

第三阶段:15min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再次增多,在2~3h达到高峰,并持续较长的时间,分泌速率也远大于第一阶段。这主要是胰岛素基因大量表达的结果;

第四阶段:倘若高血糖持续一周左右,胰岛素的分泌量还会进一步增加,这是由于长时间的高血糖剌激胰岛B细胞增殖所致。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第一阶段释放的激素主要是贮藏于胰岛B细胞内的激素。这些激素很可能贮藏于________ (细胞器)中,首先分泌进入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第三阶段胰岛素基因表达过程中,从细胞核来到细胞质中的物质是________,从核糖体进入内质网的物质严格地说是________。

(3)在第四阶段,胰岛B细胞的增殖方式是________,该增殖方式的后期细胞中最多含有X染色体________条。

(4)当细胞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将可能有以下三种变化:①继续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②暂停分裂,但仍保留分裂能力;③停止分裂,分化成特定功能的细胞。胰岛B细胞最可能属于上述三种变化中的哪一类型?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5)若某人患有自身免疫病,产生的抗体破坏了靶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则与正常人相比,病人的胰岛素分泌量将_________。

(6)已知胰岛B细胞的活动还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则在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中,胰岛B细胞属于________。

 

查看答案

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A—T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过选育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EMS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          ,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变异具有            。EMS诱导水稻细胞的DNA发生变化,而染色体的            不变。

(2)下图表示水稻一个基因片段的部分碱基序列。若用EMS溶液浸泡处理水稻种子后,该DNA序列中所有鸟嘌呤(G)的N位置上均带有了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请绘出经过一次DNA复制后所形成的两个DNA分子(片段)的碱基序列。

­ATCCCGTAA­­TAGGGCATT­      EMS溶液浸泡处理后DNA复制

 (3)水稻矮秆是一种优良性状。某纯种高秆水稻种子经EMS溶液浸泡处理后仍表现为高秆,但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矮秆植株。请简述该矮秆植株形成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水稻品种经处理后光反应酶的活性显著提高,这可能与相关基因突变有关。在叶肉细胞内控制光反应酶的相关基因可能分布于_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中。

(5)已知水稻的穗形受两对等位基因(Sd1和sd1、Sd2和sd2)共同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并表现为基因互作的累加效应,即:基因型为Sd1__Sd2__的植株表现为大穗,基因型为sd1sd1Sd2__、Sd1__sd2sd2的植株均表现为中穗,而基因型为sd1sd1sd2sd2的植株则表现为小穗。某小穗水稻种子经EMS处理后,表现为大穗。为了获得稳定遗传的大穗品种,下一步应该采取的方法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表明,某些水稻种子经甲磺酸乙酯(EMS)处理后,DNA序列中部分G—C碱基对转换成A—T碱基对,但性状没有发生改变,其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对两点)

 

查看答案

番茄植株有无茸毛(A、a)和果实的颜色(B、b)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在茸毛遗传中,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具有致死效应,不能完成胚的发育。有人做了如下四个番茄杂交实验:

实验1: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2:1

实验2: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3:1:3:1

实验3:甲番茄植株×乙番茄植株→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2:2:1:1

实验4: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

(1)番茄的果实颜色性状中,          果是隐性性状。致死合子的基因型是        

(2)实验2中甲、乙两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依次是                  

(3)实验3中两亲本的表现型分别是             

(4)实验4产生的子代有4种表现型,理论上其比例应为       ,共有     种基因型。

(5)在生长环境适宜的情况下,让实验2子代中的有茸红果番茄植株全部自交,所得后代个体中出现有茸毛黄果的概率是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甲图是酵母菌的呼吸作用图。乙图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丙图为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该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适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假如呼吸底物和光合产物都是葡萄糖)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1)甲图如果AB=BC,则A点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

的葡萄糖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如果把甲图中酵母菌换成小鼠,

则在右图中画出小鼠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2)乙图中植物有机物积累量最大时对应的最低温度是_________℃,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二倍的点是______________。

(3)影响图丙中a曲线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若图丙中a曲线CO2浓度为0.08%则B点将会                 移动(填“不”、 “向左移”或“向右移”)。

(4)由图乙可知,40℃时,植物体           (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A点时的状态可用图丙中         (填字母)点表示。

(5)除了温度外,还能影响丙图a曲线的主要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项)

 

查看答案

下表是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成分(ml/l)

Na+

K+

Ga2+

Mg2+

Cl-

HCO3-

有机

蛋白质

142.0

5.00

25.00

1.50

103.00

27.00

6.00

16.00m]

147.00

4.00

1.25

1.00

114.00

30.00

7.50

1.00

10.00

143.00

2.50

10.45

25.00

11.00

-

47.00

A.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会导致③的增多

C.④中的CO2从产生的场所扩散到②,至少要穿越3层磷脂双分子层

D.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它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