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某生物研究小组观察到野外四个物种在一天中的平均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以%表示)。
|
休息 |
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
进食 |
其他活动 |
物种A |
20% |
15%追逐物种B |
55%吃植物种子 |
10% |
物种B |
20% |
25%被物种A追逐 |
45%吃植物种子 |
10% |
物种C |
75% |
|
15%吃物种A |
10% |
物种D |
75% |
|
20%吃物种C |
5% |
(1)根据表中信息,写出该生态系统中可能的营养结构关系。
(2)物种A与B属于 关系,物种C与A属于 关系。从食性角度看,物种C、D一天中进食时间较短而休息时间较长,其可能的原因是 。
(3)组成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除表中设计的生态系统成分外,还应有
。
(4)碳元素进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主要是从 (生理过程)开始的。一段时期内,若进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碳元素总量与由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碳元素总量相等,则说明该生态系统基本处于 状态。
(6分)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种动物,可以产生下图中各种基因型的子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动物的 (器官)中,可能同时找到AaBb、AB、Ab、aB和ab五种基因型的子细胞。
⑵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①特有的现象是(至少写出两点) 。
⑶过程①产生的AB、Ab、aB和ab四种基因型的细胞,一般情况下,至少需要 个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原因是 。
⑷过程③和④代表的变异分别是 。
30、Ⅰ(7分)为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设计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和用具:图示实验装置(广口瓶容积为500mL)、100 mL量筒、200W的台灯、冷开水、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冷开水配制)、黑藻等。实验重复三次,实验结果见下表。
分析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列出实验中的至少两个控制变量(无关变量):
(2)试补充完成该实验探究的具体实验步骤。
①准备4套如图装置,编号为1----4,分别在各瓶中注入冷开水、0.1%NaHC03溶液、1.0%NaHC03溶液、5.0%NaHC03溶液各约500mL;
②取 ,分别放入各实验装置,并组装好实验装置;
③将4套装置 ,然后分别用 ;
④30min后, 。
⑶由于黑藻自身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故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的体积
不能表示为黑藻30min内的光合总量,请根据上表绘制出相关的
柱形图。
Ⅱ(5分)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图是在20℃、0.03%CO2浓度条件下,测得A、B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光合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示表明, 植物更适宜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这是由植物本身的 决定的。生产上如果将A、B共同种植,形成群落的 结构,将可达到充分利用光能的目的。
(2)在昼夜周期条件下(12h光照、12h黑暗),A植物需在光照强度___ __千勒克斯才能生长。
(3)当光照强度为8千勒克斯时,A植物每小时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量与B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量的比例是 。
(13分)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乙图细胞属于 细胞,判断的理由是 。(至少写出两点)
(2)甲、乙两图的细胞均有的结构名称是 、 和 ,其中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是 。
(3)乙图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组成物质主要是 。与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请填写图中标号) 。
(4)取上述甲、乙两种都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亲代遗传物质中脱氧核苷酸的P元素均为32P,乙种体细胞核中含染色体18条(2N)。将两种细胞各一个放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环境中进行适宜的培养,使其能够进行正常的分裂(其中乙种细胞为有丝分裂),则子二代甲种细胞中含32P的细胞占其总数的 ,子一代乙种细胞中含32P的细胞占其总数的 ;乙种生物子二代的每个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可能为 。
(5)若(4)中已标记的乙种细胞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则产生的配子中含32P的占配子总数的 ,每个配子中含32P 的染色体数是 。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不符合上述基本功能的是
A、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不断循环往复过程
B、任何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除了被下一个营养级同化之外还有其他去向,所以 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C、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主要原因是每一个营养级都有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
D、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而且往往是双向的
下图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B、C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B、在寒冷环境中,血液中含量会增加的激素有A、B、C
C、D代表的激素直到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D、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通过导管进入血液循环后遭到达作用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