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④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图中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碳元素在A、B、C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图中B、C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
杜鹃的体态和猛禽类的雀鹰极为相似,背面灰色,腹面有许多细的横纹。当它飞到森林里时,许多小鸟都吓得飞逃。生物间的这种信息传递形式为( )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营养信息
如图表示野兔进入某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对该图叙述错误的是( )
A.AB段兔群数量较少的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调
B.BC段兔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CD段兔群的生存斗争在进一步加剧
D.DE段兔群数量的增长率几乎为0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五点取样和等距离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 m只
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植株,要比周围的健康植株高50%以上,患病植株结实率很低;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水稻幼苗上,没有感染赤霉菌的幼苗也表现出恶苗病的症状;从赤霉菌培养基中提取出有以上效应的活性物质——赤霉素,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赤霉菌产生的物质使水稻患恶苗病
B.使水稻患恶苗病的是赤霉菌的代谢产物,不是赤霉菌本身
C.赤霉素是植物激素
D.上述实验还不能证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