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变形虫的核取出,观察无核变形虫短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特点后,预测出a~d四个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推测理由①~④。请选出预测现象和推理均正确的一个组合( )
推测现象:a.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停止伸出伪足,但几天后核将再生,能正常活动;
b.失去核的变形虫,细胞质功能逐渐衰退,几天内将死亡;
c.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会反复进行数次细胞分裂,但结果还是死亡;
d.除去核以后,细胞质活动反而暂时提高,因此细胞分裂将更加旺盛。
推测理由:①核能抑制细胞的过度分裂;②没有核的细胞也具备分裂的能力;
③如果没有核,就不能制造出合成众多蛋白质所必需的核酸;
④许多生物结构都有再生能力,核也能再生。
A.a与④ B.b与③ C.c与② D.d与①
右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C段和JK段DNA含量增加的原因相同
B.A点与F点比较,K点与N点比较,DNA含量和染色体数量均不变
C.HI段DNA含量加倍是受精作用的结果
D.GH段的细胞若在激素等诱导下,可能恢复分裂能力
ATP是生物界通用的“能量货币”。在晴朗的日间,某一绿色植物体内几种产生ATP的途径中(产能途径产生的能量均以ATP来衡量),总产量最多的是
A.所有叶肉细胞线粒体内膜上产生的ATP
B.所有叶肉细胞叶绿体类囊体上产生的ATP
C.所有叶肉细胞细胞溶胶中产生的ATP
D.所有叶肉细胞线粒体基质中产生的ATP
如右下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图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是无法观察到的
B.此图无法判断哪侧是膜内,哪侧是膜外
C.①与②均可以运动,所以形成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若用荧光对细胞膜进行标记,一般标记在②上
2011年9月12日,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所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从上述的论述中,不能得出的是( )
A.疟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来看,可以视为分解者
B.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如果大量流失,甚至会威胁到细胞生存
C.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主要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式,可以实现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
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B.甲、乙、丙中“A”代表的物质均不相同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
D.在小鼠的口腔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麦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