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则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I侧为细胞膜外侧,Ⅱ侧为细胞膜内侧
B.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B密切相关
C.图2中E为突触前膜,C物质的释放不需要载体但要消耗能量
D.图2中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下列有关细胞中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元素C、H、O、N的物质是核酸、酶、果糖、油脂
B.花生种子的切片滴加苏丹Ⅲ,显微镜下观察到油滴为橙黄色
C.蛋白质是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而淀粉、脂肪是主要的贮能物质
D.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黑体残翅果蝇与灰体长翅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 )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 ___ 和 ___ 。F1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 ____ 。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所有雌果蝇都是直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和 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者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和 。F1雌雄果蝇互交,F2的雄蝇中直刚毛直翅果蝇所占的比例是 。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不含显性基因的果蝇胚胎时期死亡),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精巢内精原细胞中的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用A和a表示相应基因),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
A.杂交实验: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结果预测:I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II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III如果 ,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某实验室通过手术获得下丘脑部分损毁却能存活的大鼠,进行了相关研究。
(1)实验一 按下表准备两组实验大鼠并作如下处理:向大鼠皮下注入等量的SRBC(山羊红细胞);7天后,取脾脏组织制成细胞悬液;将适量脾细胞悬液与SRBC混合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检测SRBC破裂情况(注: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红细胞会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培养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越高,OD值越大)。
组别 |
材料准备 |
数量(只) |
培养液的OD值 |
甲 |
手术损毁组(做手术并损毁下丘脑前部) |
12 |
0.20 |
乙 |
正常组(未做手术) |
12 |
0.40 |
①向大鼠皮下注入SRBC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脾细胞悬液会引起SRBC破裂,说明悬液中含有______物质,产生该物质的细胞称为__________。
③有人认为该实验还应增设一组:做手术却不损毁下丘脑。你认为有必要吗?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 另取正常鼠和手术损毁鼠多组,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放置30分钟,然后测定大鼠单位时间的耗氧量。正常鼠的结果如图所示。
①请在图中绘出手术损毁鼠单位时间的耗氧量变化曲线。
②将正常鼠从室温移至低温环境,其血糖浓度会升高,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适宜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发现手术损毁鼠的性腺萎缩,这是由于该大鼠下丘脑释放的___________减少,使垂体释放的__________降低所致。
下图A、B、C、D分别表示几种环境因素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A、B、C各图,除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适中范围。请据图回答:
(1)A图P点,限制小麦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为________________;B图Q点,造成各曲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预计C图Q点之后,三条曲线的走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旱初期,小麦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可以用________图来说明,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图P点,在相同光照强度条件下,光合速率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造成X、Y、Z三曲线Q点后平行段差异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小麦置于密闭小室内,小室内有二氧化碳缓冲液用以调节CO2浓度,使其保持在0.03%。将其置于不同光强度条件下,分别测定小室内气体体积变化,测定结果如下表(“+”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光强度(千勒克司) |
0 |
5 |
10 |
20 |
30 |
40 |
气体体积(微升/平方厘米叶面积·分) |
-0.2 |
+0.4 |
+1.1 |
+1.5 |
+1.5 |
+1.5 |
本实验导致密闭小室体积变化的气体是_______,一定范围内随着光强度的增强,密闭小室这种气体体积逐渐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如果测定的是D图Y曲线,根据上表推测,图中的K值为_______微升/平方厘米叶面积·分。
下图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表,Z为突触间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射弧有3个神经元细胞和2个突触结构
B.刺激Y处引起了肌肉收缩可称为缩手反射
C.刺激X处电表指针可发生2次不同方向的偏转
D.在Z处用药物阻断信息传递,刺激Y电表指针会偏转,A处无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