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硝化细菌 ④衣藻 ⑤金鱼藻 ⑥烟草花叶病毒
A.①②⑥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突变
B.①②③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
C.①③都是异养生物,且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D.③④⑤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2 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由a→e逐渐加强),24小时后,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
光照强度(klx) |
0(黑暗) |
a |
b |
c |
d |
e |
白瓶溶氧量mg/L |
4 |
12 |
18 |
26 |
32 |
32 |
黑瓶溶氧量mg/L |
4 |
4 |
4 |
4 |
4 |
4 |
(1)黑瓶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为4mg/L的原因是 ;该瓶中所有生物细胞在24 h内呼吸消耗的O2量为 mg/L。
(2)当水层光照强度为c时,在24h内白瓶中植物产生的氧气量为 mg/L。光照强度至少为 (填字母)时,该水层产氧量才能维持生物正常生活耗氧量所需。当光照强度为 (填字母)时,再增加光照强度,瓶中溶解氧的含量也不会增加。
(3)若将a光照下的白瓶移至d光照下,则瓶中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 ,其主要原因是 。C3经一系列变化可形成 。
在许多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未受精的卵细胞质中贮存许多mRNA,科学家为探究mRNA作用的发挥与卵细胞是否受精的关系,用海胆的未受精的卵和受精卵作实验材料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1:放线菌素D是海胆卵RNA合成的抑制剂。在有放线菌素D或没有放线菌素D存在的情况下,海胆受精卵对14C一缬氨酸的掺入率比较实验的结果如图A。
实验2:将未受精的海胆卵和受精的海胆卵分别悬浮在含有14C一亮氨酸的条件下进行培养(0时间表示受精的时刻),定时测定细胞中放射性亮氨酸的掺入累积量,得到的实验结果绘制成曲线如图B。
请根据以上实验原理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海胆细胞中合成mRNA的场所是_________,mRNA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__。
(2)图A中10小时之前两曲线的变化大体相似,说明海胆卵受精后______________ __,
受精10小时后,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区别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B未受精的卵细胞中14C一亮氨酸的掺入累积量变化很小,说明___________ ___,
受精的卵细胞中14C一亮氨酸的掺入累积量与未受精的卵细胞的相比较,说明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大麦种子结构如图1(a)发芽时,胚产生赤霉素。有人推测赤霉素扩散到糊粉层,诱导合成淀粉酶,淀粉酶再分泌到胚乳中,使储藏的淀粉分解,为胚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有同学对此开展课题研究,假设你是其中一员,请根据课题研究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课题一:赤霉素能否诱导淀粉酶合成。
假设:赤霉素能诱导淀粉酶合成
实验:供选材料——表面消毒的干燥大麦种子若干粒,
将种子横切成两部分(X部分无胚,Y部分有胚),如图1(b)所示。
供选试剂——①蒸馏水 ②适当浓度的赤霉素溶液
方法——请在下表空格内填入适当的材料.试剂和用于定量测定的物质名称
|
使用材料 |
加入试剂 |
测定物名称 |
实验组 |
|
|
|
对照组 |
|
|
|
结果:若假设成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将如图2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
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起转化作用的是DNA。该实验最为关键的设计思路是: 。以细菌为实验材料主要是由于细菌具有 、 等优点(写出两点即可)
请利用DNA酶做试剂,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
材料用具:R型菌、S型菌、DNA酶、蒸馏水、制备培养基所需的原料。
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
第二步: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将其均分成三组,标号为A、B、C,请将处理方法填写在表格中:
组合编号 |
A |
B |
C |
处理方法 |
不加任何提取物 |
|
|
第三步:将R型细菌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基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预测实验结果 。
如图所示,甲、乙、丙为某动物体内三个细胞的核DNA含量变化情况。据图回答:
(1)甲、乙、丙三图所代表的细胞发生的变化是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丙____ _______。
(2)甲图d→e段核DNA含量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 __。乙图d→e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3)就丙图而言,h—i的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_。
(4)乙图中的c→d所处的细胞周期时期是:________。
(5)和甲图中的c→d相比,乙图中的c→d段染色体行为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答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