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乙分别是一个反射弧及其部分结构放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所示结构分布于图甲中的 部位(填字母),①是轴突末梢突触小体中的泡状结构,称为___________,内含作为信号的化学物质是 。在突触的结构中, ②称为_______________,③称为____________,④称为_______________
(2)当手指无意触到针尖时,会发生缩手反射,该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 的形式传导的。在A、B、C之间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用字母和“→”表示)。
(3)取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手指时,并未发生缩手反射,原因是该反射受到___________的控制。
下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A液为___________,B液为______________,C液为______________,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脏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______。
(2)胰脏可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称为胰岛),其中______________分泌的物质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胰岛β细胞可分泌____________,胰岛β细胞衰竭,会使血液中______________的浓度升高,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为了研究植物体的向光性,设计实验如下图所示。A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尖端,B琼脂块上没有胚芽鞘尖端。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温特之前,科学家研究初步认为,胚芽鞘向光生长是由 部位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后引起的,温特推想这种物质也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
(2)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②的现象说明A琼脂块中确含有某种化学物质,且这种物质的作用是 。
(3)③和④的现象均表明,胚芽鞘能够向该物质分布 (多、少)的一侧弯曲生长;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 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4)自然界中,植物体在单侧光照的条件下,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该化学物质在背光侧分布较 。后来的研究发现,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 ,根据其作用取名为生长素。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患者通常在20岁左右死于呼吸系统并发症。下图是某个家族的系谱,请分析回答问题:
(1)肌营养不良的症状是 (显、隐)性性状。
(2)Ⅰ代2号的基因型为 ,Ⅱ代3号的基因型为 。
(3)Ⅱ代4号和5号夫妇,再生育一个健康孩子的概率是 。
(4)已知某人群中出现男性肌营养不良患者的概率为R,若男性患者均在婚育前死亡,这种情况下该人群女性的发病率最可能是 。
下面是某个耳聋遗传的家族系谱图。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d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II 1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II 2的基因型为 ;II 3的基因型为 。
(2)理论上计算,II 2与II 3的子女中耳聋患者的概率为 。
(3)假定III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III2与一耳聋、色觉正常的男性婚配,子女中两种病 都不患的概率为 。
椒花蛾白天栖息于树干上,夜间活动。据史料记载,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椒花蛾的身体和翅大多是带有斑点的淡灰色,它们和树干上的地衣颜色一致,借此可逃避鸟类的捕食。暗黑色的椒花蛾也有,但极少见。1845年在英国的工业区发现了一只暗黑色的椒花蛾,以后在各工业区都陆续发现了暗黑色椒花蛾,并且越来越多。到1898年,各工业地区暗黑色椒花蛾的数量大大超过灰斑色椒花蛾,比例可达98%以上。为什么暗黑色椒花蛾随着工业的发展其比例逐年增加呢?为解开这个谜,科学家对此做了野外生态学观察,结果如下表:(椒花蛾在不同地区的释放回收率)
地区 |
灰斑色蛾 |
暗黑色蛾 |
||
释放数 |
回收数 |
释放数 |
回收数 |
|
伯明翰(工业污染) |
64 |
25% |
154 |
53% |
多塞特(非工业污染) |
393 |
13.7% |
406 |
4.7% |
请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解释椒花蛾黑化现象:
(1)1845年,稀有的黑色椒花蛾通过___________产生。
(2)1845年至1898年间工业区暗黑色椒花蛾的比例越来越大,说明控制黑色体色的基因的基因频率呈现出___________的趋势。
(3)据野外观察的实验结果,表中两组数据__________大于________,__________大于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椒花蛾黑化的过程是自然选择通过保留有利基因型个体和淘汰不利基因型个体,导致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定向的改变,这是生物进化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