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大规模的爆发,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1N1侵入机体后,仅有少数H1N1刺激T细胞就可以形成浆细胞
B.效应 T 细胞能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攻击被H1N1入侵的靶细胞
C.患者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H1N1病毒
D.被H1N1感染后,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H1N1病毒
生物学的研究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下列研究成果与运用的主要方法不相符的是( )
A.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揭示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模型建构法
C.萨顿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D.鲁宾、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形成叙述错误的是
A.拉马克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
B.达尔文是从种群的层面科学系统的解释了生物的进化原因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D.共同进化是物种多样性形成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重要条件
取出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将电流表的两个微型电极a、d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ab=bd),同时在b点给一个强刺激,电流表的指针发几次偏转,偏转方向为 ( )
A. 两次,第一次向左,第二次向右
B.两次,第一次向右,第二次向左
C.一次,向左
D. 两次,两次均向右
下列关于抗原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抗原都具有大分子性和异物性
B.一个抗原往往具有多个抗原决定簇
C.抗原决定簇是机体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基础
D.一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大草履虫和栉毛虫为池塘中常见的两种原生动物。在自然水域中构成捕食关系(栉毛虫以大草履虫为食物)。为了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两者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以下两组实验:
实验一:在一定容积的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定期测量两个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二:在一定容积的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为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定期测量两个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实验一和实验二种群数量变化的是( )
(注:实线表示大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虚线表示栉毛虫种群数量变化)
A.甲表示实验一种群数量的变化,丙表示实验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B.乙表示实验一种群数量的变化,丙表示实验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C.乙表示实验一种群数量的变化,丁表示实验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D.甲表示实验一种群数量的变化,丁表示实验二种群数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