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夏末,台风“莫拉克”过后,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大面积干旱,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的现象。下列有关水的作用错误的是( )
A.水在病变细胞中以结合水和自由水形式存在
B.在胰岛素的合成过程中伴随着水的产生
C.人体衰老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减少,代谢缓慢
D.冬季,植物体内自由水含量相对增高,以增强植物的抗寒能力
2009年初的雪灾使帕米尔高原的盘羊数量锐减,保护者研究盘羊的数量变化和繁殖情况并以此制定保护措施,他们的研究属于生命系统的什么水平 ( )
A.个体 B.种群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
在子女与父母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作用的细胞是 ( )
A.生殖细胞 B.神经细胞 C.血细胞 D.受精卵
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仅B、b位于X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
⑴ 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代全为红眼。
① 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② 将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使得F2代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在F2代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
⑵ 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与基因A、a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雌雄比例为3:5,无粉红眼出现。
① 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
② F2代雄果蝇中共有▲种基因型,其中不含Y染色体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③ 用带荧光标记的B、b基因共有的特有的序列作探针,与F2代雄果蝇的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B、b基因杂交,通过观察荧光点的个数可以确定细胞中B、b基因的数目,从而判断该果蝇是否可育。在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若观察到▲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可育;若观察到▲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不育。
夏初。在某河口多地点采集并测定水样,结果表明,各采样点无机氮浓度相近,而无机磷浓度差异较大。按无机磷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绘制各采样点对应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密度曲线,结果如右图。据图回答:
⑴ 磷元素进入浮游植物细胞后,以▲分子的形式成为细胞膜支架的成分;在细胞内,磷元素通过参与▲反应(写反应式),保持细胞内ATP含量的相对稳定。
⑵ 分析发现,P1、P2采样点浮游植物种类差别非常明显,从进化角度分析,这是▲ 的结果。
⑶ 无机磷浓度高于P1的采样点,浮游动物的密度反而比P1采样点低,下列有关其原因分析,不可能的是▲(单选)。
A.可被浮游动物取食的浮游植物种类较少 B.水体溶解氧较高
C.浮游动物的捕食者数量较多 D.水体有害物质浓度较高
⑷ 请用箭头补充完成该河口生物群落中氮元素的流向图。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⑴ 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
⑵ 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
⑶ 在实验I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生长受抑制。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
⑷ 实验III、IV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 ▲。
⑸ 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 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 d.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叶
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 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