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主要以农作物根为食物,对农作物危害很大。科研人员连续三年调查了农田中蝼蛄数量的变化情况,统计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总体上看,这三年每年年底蝼蛄数量都很少,因此不必进行防治
B.每年6~8月间,蝼蛄都呈J型增长
C.从三年的统计状况看,每亩农田中蝼蛄的环境容纳量约为10只
D.每年10~11月份引起蝼蛄数量骤减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天敌数量的增加
气温下降时,同学们喜欢把教室的门窗关得“密不透风”,虽然教室里比室外温暖很多,可很多同学“哈欠”不断、容易犯困。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神经调节方式参与此过程的调节
B.此过程包括有神经、体液和免疫三方面的调节
C.打“哈欠”是在大脑皮层的“指挥”下加速吸入新鲜空气,呼出体内代谢产生的CO2
D.密闭的教室中犯困是由于血液中氧含量下降、CO2升高,导致脑部供氧不足所致
下图中三条曲线中分别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尿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为:
A.①②③
B.①③③
C.③①②
D.①①②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反射类型看,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①结构称为传入神经,②结构位于下丘脑
B.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影响其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C.受激素作用,靶细胞内发生的主要代谢变化是肝糖原的分解
D.结构③通过释放化学信息直接影响胰岛A细胞的分泌,该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选择30只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健康成年小白鼠,测定鼠单位时间耗氧量的平均值,以代表鼠的物质代谢强度,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做如下处理
组别 |
实验处理方法 |
实验结果 |
甲 |
切除小白鼠体内的甲状腺 |
切除 10 天后,测得其物质代谢强度大大下降 |
乙 |
切除小白鼠体内的甲状腺,5 天后,连续给鼠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中的甲状腺激素 |
切除 10 天后,测得其物质代谢强度没有下降 |
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小白鼠的物质代谢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要增加下列那项作为对照实验
A.切除甲状腺,注射蒸馏水
B.不切除甲状腺,注射甲状腺激素
C.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 5 天开始,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
D.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 5 天开始,注射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
右图是一反射弧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所示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细胞质中一定含线粒体等细胞器
B.②表示突触结构,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和突触小体组成
C.②处兴奋传递方向为自上而下
D.如果婴幼儿时期营养不良,蛋白质等物质摄入过少,则会使①和②等结构减少,脑重量变轻,造成智力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