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对甲、乙、丙图所示的生命现象及a、b、c所表示变量的分析,正确的一组为(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浸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一青年农民利用自己学习的生态学知识在自家庭院里建了一个小型生态农业,年创收上万元。下图是该家庭生态工程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知,人类生活中所需的能源来自于太阳能、沼气等。利用这些能源与利用煤炭相比,突出的优点是 。
(2)该生态工程中的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利用,原因是:
。
(3)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 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与传统工程相比较,生态工程具有 的特点。
(4) 人类设计生态工程的根本目标: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 、 、协调与平衡原理以及 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5)据生态工程中的物种多样性这一原理,有人认为生态农业建设中,应使食物链和营养级越长越多越好,你是否支持这一观点。 。
实验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准备5支含有等量人体某种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1块1 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试管均置于25 ℃室温条件下,将各试管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于下表:
酶溶液的pH |
1 |
2 |
3 |
4 |
5 |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 |
13 |
9 |
11 |
45 |
>60 |
(1)该实验中酶活性最强时的pH是 。
(2)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酶活性强弱的关系是 。
(3)请以2种方法改进实验,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① ②
(4)在人体消化道中,能分泌本实验中酶的部位是
(5)为确认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还应对实验进行什么设计? 。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250C)条件下,测定小麦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
光饱和时CO2吸收量(mg/100 cm2叶·小时) |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100 cm2叶·小时) |
小麦 |
3 |
9 |
32 |
8 |
(1)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黑暗条件下小麦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
(2)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小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实质是__________。
(3) 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小麦固定的CO2的量为___________(mg CO2/100 cm2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小麦固定的CO2的量为 (mg CO2/100 cm2叶·小时),
(4)研究人员发现小麦抗虫性较差,欲通过基因工程对该品种进一步改良,改良中涉及到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探究高温(30℃)、强光照(15千勒克司)对小麦叶片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程度的差异,研究小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组别 |
材料 |
实验条件 |
CO2吸收量 (mg/100 cm2叶·小时) |
1 |
小麦 叶片 |
250C、9千勒克司 |
a |
2 |
30℃、15千勒克司 |
b |
|
3 |
玉米 叶片 |
250C、9千勒克司 |
c |
4 |
30℃、15千勒克司 |
d |
①若实验测得c≈d,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人认为上述实验方案可去掉1、3组,由2、4组直接比较就能得出结论。你认为该做法是否可行?请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人员对取自五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生活细胞(甲、乙、丙、丁、戊)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五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生活细胞结构分析
|
核膜 |
叶绿素 |
叶绿体 |
细胞膜 |
细胞质 |
细胞壁 |
甲 |
√ |
√ |
√ |
√ |
√] |
√ |
乙 |
√ |
× |
× |
√ |
√ |
√ |
丙 |
√ |
× |
× |
√ |
√ |
× |
丁 |
× |
√ |
× |
√ |
√ |
√ |
戊 |
× |
× |
× |
√ |
√ |
√ |
请据表作答:甲、乙、丙、丁、戊五种细胞中
(1) 可能取自高等植物,判断的依据是 。
(2) 可能取自动物,判断的依据是 。
(3) 可能是原核细胞,判断的依据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