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甲、乙两物种的植株(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株,但乙种植株很适宜在寒冷的条件下种植。若想培育出高产、耐寒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可能不可行的是
A.先杂交得到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获得纯种的目标植株
B.将乙种植株耐寒基因导入甲种植株的根尖中,可培育出目标植株
C.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处理乙种植株以获得满足要求的目标植株
D.诱导两种植株的愈伤组织细胞融合并培育成幼苗
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
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
以下有关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常规方法和说法,正确的有
①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的个体之间能进行杂交产生三倍体,说明它们之间无生殖隔离 ②用秋水仙素对二倍体西瓜幼苗进行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植株 ③由于三倍体不育,所以三倍体无籽西瓜性状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④在镜检某基因型为AaBb父本细胞时,发现其基因型变为AaB,此种变异为基因突变 ⑤三倍体西瓜植株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增加体细胞数目的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其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下表:
性别 |
野生性状 |
突变性状 |
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 |
雄株 |
M1 |
M2 |
Q |
雌株 |
N1 |
N2 |
P |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分别为1,0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分别为0,1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株突变个体的基因型为XAYa、XaYA或XAYA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分别为1/2,1/2
已知家鸡的无尾(A)对有尾(a)是显性。现用有尾鸡(甲群体)相互交配产生的受精卵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乙群体)。为研究胰岛素在小鸡孵化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下列方案中可行的是
A.乙群体×乙群体,子代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B.甲群体×乙群体,子代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C.甲群体×甲群体,子代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D.乙群体×乙群体,子代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两对性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
A.1/2 B.5/8 C.1/4 D.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