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1) 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产生,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___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____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用_____________分别处理A、B叶片、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I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III、IV的结果表明,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_________。
(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 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 d. 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 2叶
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 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
以下四个图是两种面包虫(甲面包虫:○;乙面包虫:●) 在不同环境下的种间竞争情形。图a,b的环境条件是温度34℃及70%相对湿度;图c,d的环境条件是温度24℃及30%相对湿度。图a,c中两种面包虫是分开饲养的;图b,d中两种面包虫是混合饲养的。试问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高温潮湿的条件仅有利于甲面包虫的生 存
B.低温干燥 的条件仅有利于乙面包虫的生存
C.甲面包虫在温度、湿度的生态适应范围比乙面包虫宽
D.混合饲养时,强势的面包虫并不会使弱势的面包虫加速消灭
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该取1m2
B.标志重捕法不适于研究土壤动物中的蜈蚣
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的是裸岩上的初生演替
B.乙可表示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完全相同
D.若条件适宜,乙群落可演替成森林
下图表示某一种群在有限环境中增长的曲线。现围绕此曲线的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K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其数值是恒定不变的
B.在K值之前,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年龄组成由增长型逐渐转为衰退型
C.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死亡率
D.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K值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