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荔枝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见下表。 叶片 发育情况 叶面积(...

荔枝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见下表。

叶片            发育情况                   叶面积(最大面积的%)                 总叶绿素含量        气孔相对开放度     净光合速率

A                  新叶展开前              19                           —                            —                              -2.8

B                  新叶展开中              87                           1.1                          55                              1.6

C                  新叶展开完成          100                         2.9                          81                              2.7

D                  新叶已成熟              100                         11.1                        100                           5.8

注:“____”表示未测数据.

(1)B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推测原因可能是:①叶绿素含量低,导致光能吸收不足;

                    ,导致                        

(2)将A、D分别置于光温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A的叶肉细胞中,将开始积累_________;D的叶肉细胞中,ATP含量将________。

(3)与A相比,D合成生长素的能力________;与C相比,D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4)叶片发育过程中,叶片面积逐渐增大,是             的结果;D的叶肉细胞与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差异显著,其根本原因是                           

 

 (1)气孔开放度相对低     二氧化碳供应不足 (2)酒精    增多 (3)低       基粒 (4)细胞分裂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B的总叶绿素含量只有1.1,气孔相对开放度只有55,都是最低的,所以会导致光能吸收不足和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净光合速率偏低。由于将A、D分别置于光温恒定的密闭容器中,A的叶肉细胞吸收不到氧气,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D的叶肉细胞中,缺少CO2,光反应产生的ATP不能用于暗反应,因而含量增多。D的新叶已成熟,不再分裂,因而合成生长素的能力低;D的叶肉细胞中总叶绿素含量高达11.1,明显比C的多,说明D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类囊体薄膜多即基粒多。叶片发育过程中,叶片面积逐渐增大,是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结果;D的叶肉细胞与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差异显著,是细胞分化的结果,而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净光合速率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图表分析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以下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 min后失活。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主要试剂及仪器:麦芽糖标准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作麦芽糖梯度液。取7支干净的具塞刻度试管,编号,按表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水浴中加热2 min,取出后按试管号顺序排列。

试剂

试管号

1

2

3

4

5

6

7

麦芽糖标准液(mL)

0

0.2

0.6

1.0

1.4

1.6

2.0

蒸馏水(mL)

2.0

1.8

1.4

1.0

X

Y

Z

斐林试剂(mL)

2.0

2.0

2.0

2.0

2.0

2.0

2.0

步骤二: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制备淀粉酶溶液。

步骤三: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70℃水浴中15 min,取出后迅速冷却。

步骤四:另取四支试管,编号A、B、C、D,向A、B试管中各加5 mL 5%淀粉溶液,向C、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已经处理的酶溶液(忽略其中含有的少量麦芽糖)和蒸馏水,将四支试管置于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 min,然后将C、D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入到A、B试管中,摇匀后继续在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 min。

步骤五:取A、B试管中反应溶液各2 mL分别加入E、F试管,然后向E、F试管分别加入                   ,最后                    ,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分析:将E试管中颜色与第①步中获得的麦芽糖标准液进行比较,获得该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 化效率。

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                                  

(2)步骤一的6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的量(Y)是        (单位mL)。

(3)实验中B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                                      

(4)请补全步骤五的做法                                                        

(5)若要测定另一种淀粉酶的活性,则需在步骤          进行改变。

 

查看答案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满分5 manfen5.com

(1) 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产生,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___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____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用_____________分别处理A、B叶片、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I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III、IV的结果表明,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_________。

(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      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

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        d. 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 2

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       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

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

 

查看答案

以下四个图是两种面包虫(甲面包虫:○;乙面包虫:●) 在不同环境下的种间竞争情形。图a,b的环境条件是温度34℃及70%相对湿度;图c,d的环境条件是温度24℃及30%相对湿度。图a,c中两种面包虫是分开饲养的;图b,d中两种面包虫是混合饲养的。试问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满分5 manfen5.com

A.高温潮湿的条件仅有利于甲面包虫的生 存

B.低温干燥 的条件仅有利于乙面包虫的生存

C.甲面包虫在温度、湿度的生态适应范围比乙面包虫宽

D.混合饲养时,强势的面包虫并不会使弱势的面包虫加速消灭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该取1m2

B.标志重捕法不适于研究土壤动物中的蜈蚣

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甲表示的是裸岩上的初生演替

B.乙可表示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完全相同

D.若条件适宜,乙群落可演替成森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