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会引起效应器收缩属于反射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②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③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④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⑤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⑥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⑦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⑧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A.①⑥⑦ B.④⑥⑧ C.⑤⑦⑧ D.①⑧
下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②可以进入A、C、D
B.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③
C.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使①和②中的液体减少
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其中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
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寒冷时出现寒颤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长时间运动引起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
A、降低、CO2、 Na2CO3 B. 降低、乳酸、 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稳态概念起源于内环境的稳定,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适用于整个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
A.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恒定不变
B.稳态下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含量相对稳定,但成分不断更新
C.人体、种群、生态系统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均存在稳态
D.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存在自我调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