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世界上很多著名的科学家试图通过研碎胰腺的方法来获得其中的胰岛素,但都没有获得成功,后来有科学家通过结扎胰导管让胰腺退化,然后单独研碎胰岛的方法成功获得了其中的胰岛素。下列关于失败原因的分析中,最可能的是
A. 当时研磨技术比较落后,研磨不充分
B. 研磨时选取的胰腺部分正好不含胰岛
C. 研磨过程中,胰腺中的消化酶把胰岛素分解了
D. 胰岛素和胰腺内的其他物质紧密结合,不容易分离
一个寒冷冬季,同学们从温暖的教室走到室外,这时会出现的变化是
A.毛细血管舒张 B.温觉感受器兴奋
C.人的体温明显下降 D.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
下图为神经肌肉接点示意图。下列有关兴奋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兴奋传到①时,引起①处Na+通道打开,Na+涌出
B. 兴奋传到①时,乙酰胆碱以主动转运方式分泌
C. ②属于组织液,其中的O2含量不影响兴奋的传递
D. ②处的乙酰胆碱与③处的相应受体结合,可引起肌细胞膜产生电位变化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突触小泡会释放传递信息的物质,该物质是
A.神经递质 B.CO2 C.Na+ D.O2
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手先缩回来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A为效应器,E为感受器
B. 痛觉在图中的方框乙处形成
C. 未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神经纤维B处的电位分布为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
D. 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分析下图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 NaHCO3与乙中产生的乳酸反应,使乙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
B. 乙中的葡萄糖通过甲进入肝细胞至少需穿过3个磷脂双分子层
C. 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
D. 肝细胞、甲、乙三部位O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