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 ) A.外膜上 B.内膜上 C.基质中 D.片...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  )

A.外膜上     B.内膜上               C.基质中        D.片层薄膜上

 

D 【解析】 试题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即片层薄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同学们分为A、B两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A组:①取两个大小相同的洁净试管编号为1、2;

②在l号试管中加入2mL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2号试管中加入1mL20%新鲜肝脏研磨液。分别置于100℃恒温水浴5分钟;

③将2号试管中的肝脏研磨液加入到l号试管中,振荡摇匀,再置于100℃恒温水浴5分钟

④实验结果:未观察到气泡产生。

B组:①取三个大小相同的洁净试管编号为1、2、3;

②在l、2、3号试管中各加入2mL1%淀粉溶液,然后在3只试管中加入2mL2%新制α淀粉酶溶液(最适温度约60℃),振荡摇匀。随后分别置于0℃、60℃、100℃恒温水浴5分钟;

③向3只试管中各滴加两滴碘液,振荡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④实验结果:1号试管变蓝,2号3号试管均未变蓝。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组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推测A组实验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有三个原因。为了验证推断,在原实验基础上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方案①:将上述试管温度缓慢降至37℃左右,若此过程中无气泡产生,再向试管中加入2mL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观察,仍无气泡产生,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②:将上述试管温度缓慢降至37℃左右,若此过程中无气泡产生,再向试管中加入1mL新鲜的20%新鲜肝脏研磨液,观察,仍无气泡产生,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③:若方案①和方案②现象同时成立,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组同学预期结果为1号和3号试管变蓝,2号试管未变蓝。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不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过程中,需控制              等无关变量。

(至少答出两个)

 

查看答案

(10分) 下图表示两个不同温度条件下,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据图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曲线A表示                                                                         

(2)M点的含义是                                                          

(3)如果曲线A在0点时CO2释放量ammol/m2s,P点

时的CO2吸收量为bmmol/m2s,则在P点时O2的产生量为            mmol/m2s。

(4)曲线A、B有机物积累的差异是                                           ,如果温室作物处于很弱的光照强度条件下,应采取          办法既经济又有利于增产。

 

查看答案

(10分)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时,也进行有氧呼吸,但一般来说,乙醇的发酵作用是衡量它的一个标准。具体实验方法是:将酵母菌放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测定单位时间内氧气的吸氧量(气体的体积)和二氧化碳产生量(气体体积),请回答:

(1)在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氧量和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之比是           

(2)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和乙醇发酵速率相等时吸氧量和二氧化碳产生量之比是       

(3)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第一阶段的产物是        和[H],此时产生的[H]最终将参与         的生成。

(4)酵母菌在缺氧条件下生长和繁殖一定时间,细胞内线粒体一代比一代减少。但是,当重新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养料时,线粒体的数量迅速增加,其代谢和生长旺盛,繁殖速度加快。以此判断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依据是                 。从线粒体的自身结构看,线粒体能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

(8分).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是生物大分子,X、Y、Z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据图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X是            ,Ⅰ在植物细胞中是指           

(2)A是               ,Y是           

(3)Z的结构通式为            ;写出由Z形成Ⅲ的结构层次是           

(4)Ⅱ和Ⅲ两者都有多样性,两者多样性的关系是前者            后者。

(5)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随着年龄增长明显减少的主要是           

 

查看答案

(10分)下图是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请分析回答:(在“[   ]”内填序号)

满分5 manfen5.com

(1)该细胞与蓝藻细胞相比最主要区别是            

(2)[3]和[4]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                

(3)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的场所是 [    ]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4)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呈蓝绿色的细胞器是[   ]        

(5)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其分离。

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6)2是系统的边界,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它由                   成分组成。

(7)结构5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其成分主要是                

(8)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且可能含有水溶性色素(溶于水的色素)的细胞器是[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