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验动物可以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具体方法是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实验组接种含疫苗的接种物,然后再都接种病毒。下列是对该实验原理、结果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原理是疫苗进入动物体内后可刺激B细胞,使之分化后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当再次接种抗原后,记忆细胞可以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
B.接种病毒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免疫反应一样强烈
C.为确定疫苗的有效浓度,需要对实验组注射不同浓度的疫苗
D.本实验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下列是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种牛痘能预防天花是因为牛痘病毒是天花的病原体
B.在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细胞间信息传递最为活跃
C.预防接种的目的就是使机体产生特定的抗体
D.过敏反应中效应B细胞能产生组织胺发挥过强的免疫效应
下图表示A、B两妇女在1到5月血浆中人乳头瘤状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其中妇女A在1月份接种了相应的疫苗,两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瘤状病毒)。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不成立的是( )
A.妇女A在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B.两人体内的B细胞需要在病原体和淋巴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C.两人在5月份抗体含量的差异源于妇女A体内记忆细胞活动的结果
D.两人体内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够攻击被人乳头瘤病毒入侵的靶细胞
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增加的第三代疫苗——DNA疫苗,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关于DNA疫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疫苗导入人体能够产生特异性免疫
B.导入人体的DNA疫苗在体内直接产生抗体,起到免疫作用
C.DNA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微生物感染的目的
D.DNA疫苗接种后引起人体产生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的
神经纤维膜外的Na+ 浓度明显高于膜内。当神经纤维因受外来刺激而发生兴奋时,由于刺激引起细胞膜对Na+ 通透性开始增加,Na+ 顺着浓度梯度开始从纤维的膜外扩散入膜内。少量的Na+透入后,又引起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如果刺激的强度达到阈值,Na+的透入显著加快,以致膜内外的电位差变小,并且造成膜内电位为正。在动作电位发生后的恢复时期,“钠泵”活动增强,将内流的Na+排出,恢复了原先的Na+ 浓度梯度。根据以上有关信息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将神经纤维浸浴于无Na+的溶液时,刺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不会出现
B.Na+ 浓度调节存在着正反馈调节
C.Na+进入神经纤维膜内是被动运输,而运出纤维膜外是主动运输
D.静息电位产生以及维持的过程中,一定不需要Na+的参与
用图甲装置测量神经元膜电位,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据此判断下列选项完全正确的是( )
①乙图显示的是膜外电位 ②钠离子大量内流是发生在cd段
③a至b段为静息电位 ④将刺激点移到X处,显示的膜电位变化相反
A.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