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物种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分别表示自然选择和生殖隔离
B.图中显示种群间基因库的差别是出现生殖隔离的前提
C.地理隔离会导致种群基因库出现差异,但不一定会出现生殖隔离
D.自然选择通过对基因型进行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下图1、图2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变异的示意图,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两图所示的变异( )。
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
C.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由基因突变引起,其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用a表示)。只有隐性纯合子才会发病,携带者不发病,且对疟疾的抵抗力高于正常人。在非洲某些疟疾流行的地区,携带者比例在20%左右;现在美洲黑人中携带者的比例已降到了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非洲疟疾流行地区a的基因频率大约为30%
B.美洲黑人中a基因频率的下降是环境选择的结果
C.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死亡会导致人群基因库发生变化
D.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有害的突变基因可转变为有利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①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都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②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都是基因突变 ③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基因 ④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⑤非同源染色体片段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生物学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饲养的实验小白鼠群体中,一对正常尾的双亲鼠生了一只短尾的雄鼠。
(1)怎样判断这只短尾的雄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还是由它的双亲都是隐性短尾基因的携带者造成的?若只考虑常染色体遗传,探究如下:
你对此实验方案有何评价?________。若有缺陷,请指出并改正或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小鼠的一种隐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但不知基因d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可通过统计具有该隐性性状小鼠的________初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
(3)若控制某相对性状的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一个基因纯合时能使胚胎致死(注:XDY、XdY等均视为纯合子)。一对小鼠杂交,若F1雌鼠仅有一种表现型,请写出致死基因及其对应F1雌鼠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发现多数抗旱型农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和茎部细胞中却很难找到。
(1)该代谢产物能够使细胞液的渗透压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这种代谢产物在茎部和叶肉细胞中很难找到,而在根部细胞中却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旱敏基因)。R、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r:ATAAGCATGACATTA;R:ATAAGCAAGACATTA。抗旱基因突变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4)已知抗旱型(R)和多颗粒(D)属于显性性状,且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纯合的旱敏型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型少颗粒植株杂交,F1自交:
①F2抗旱型多颗粒植株中双杂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____。
②若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型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从理论上讲F3中旱敏型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_。
③某人用一植株和一旱敏型多颗粒的植株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性状的统计结果显示抗旱∶旱敏=1∶1,多颗粒∶少颗粒=3∶1。若只让F1中抗旱型多颗粒植株相互受粉,F2的性状分离比是________。
(5)请设计一个快速育种方案,利用抗旱型少颗粒(Rrdd)和旱敏型多颗粒(rrDd)两植物品种作亲本,通过一次杂交,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抗旱型多颗粒杂交种(RrDd),用文字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